即时新闻

偶遇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8月14日        版次:A07    栏目:不知不觉    作者:钟红明

    

  

   钟红明 上海《收获》杂志副主编


  第一次去黄山,是在一个踏雪卧冰的季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都说对人,第一次的印象非常重要。没想到,对一座山的第一次印象,也会持续许多年。尤其是在那里的一次偶遇。

  坐着夜行的绿皮火车,摇晃中抵达黄山脚下,那时屯溪还是一个朴素的小镇。当地旅游局的朋友建议我分段一站站走游,这样可以充分领略黄山之美。所以我第一站住到山顶宾馆,然后周边细访。开始不知冬天山上阶梯结冰飘雪的厉害,一步一滑,险象环生,幸亏小时候学农时跟农民学过搓草绳,从道旁揪下杂草,用草编成绳子,绑在鞋底上增添摩擦力,才终于回到宿营地,立刻就去购买那种带钉子的鞋套。

  第二天一早,背上行李往黄山山腰进发。剧烈的山风,将松树吹得枝干顺风偏移一侧,背阴处的陡峭石阶上结了冰,风吹得人必须弯下身子攀扶栏杆,小山径寂静无人,只有洁白的雪,绒绒厚厚地铺着,穿行在雪雾中,印下自己的脚印。然后,歇下来,从背囊里取出温热的咖啡啜饮,远远近近的每一眼,似乎都在画中。

  那天,就在那棵著名的迎客松前的山路上,我遇到了作家刘恒。他带着他的儿子,我们擦肩而过,然后,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叫出对方的名字。

  不期而遇,非常澄明的一种喜悦。想起第一次认识刘恒,是当时正在北京鲁院学习的余华带着我去人民日报社的宿舍,刘恒当时的家在那里。后来刘恒做了《北京文学》主编,我每次到北京,都会到前门他家聊天。再后来,就在咖啡馆里对坐,他要一壶最苦的曼特宁咖啡,然后,服务员端上小碟子,堆叠着一颗颗冰糖,他一边喝最浓郁的咖啡,一边嚼冰糖,说,那是因为小时候他奶奶总是给他吃冰糖。

  编了刘恒的一部长篇《苍河白日梦》,那是清末民初江南一所大宅子里发生的故事,也是一个苍老的灵魂,在回顾他少年时见闻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因为是第一人称,看起来轻松,其实写作时费尽心思。导演张艺谋曾经说,刘恒的剧本不用修改,直接就可以拍摄。遗憾的是他不再写小说了。

  以后,也在夏天去过黄山,去过拍摄《菊豆》《卧虎藏龙》的古镇。但还是觉得,冰雪之中洗净尘埃的黄山,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