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 8月22日,教育部通报教材插图问题调查结果,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在内共27人被追责问责。通报称,经查,没有发现人教社相关人员与插图作者吴勇、教材整体设计艺术总顾问吕敬人之间存在经济利益输送问题。 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从通报可知,涉事的教材插图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不美观向上,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存在差距。二是不严肃规范,个别插图甚至存在错误。三是不细致准确,部分插图容易引人误读。供全国小学生使用的数学教材,插图绘制粗糙,个别插图甚至存在错误,连基本的图片比例协调都做不到,太让人失望,也太不应该。网友揪住不放,表达不满,实属正常。相关失职失责人员被处理,也很正常。 问题插图“撂倒”27人有哪些警示?其实,问题插图本可避免,从下到上,任何一关只要严守就能避免。但吊诡的是,却出现了层层失守、环环失控。比如,在插图作者遴选上,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教材三审三校制度落实不严格。如果稍有敬畏之心,对插图存在的问题认真排查、及时整改,何至于此?再比如,教育部教材局在组织专家开展教材审查时,指导不足、监督不够,对教材问题排查整改工作督促不到位。该监督不监督,一出事也就会跟着被问责。 教材编写,兹事体大。哪怕看似无关宏旨的插图,也不能有丝毫麻痹之心。究其因,插图跟大众审美有关,也跟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出版导向有关。如果随便找几个人画画,画得不准确、不规范、不美观也无所谓,甚至认为插图存在错误也没什么大不了,到最后必然出现天大的问题。出问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对问题视而不见,对意见听而不闻。通报称人教社“内部纠错制度不完善,对读者意见不重视”,显然有其依据。 一家出版社,无论历史多悠久,贡献多突出,地位有多高,都要倾听民声,尊重民意,并跟民众保持互动。一旦高高在上,听不进不同声音,乃至排斥公众意见,迟早摔跟头。这套有问题的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存在了很长时间,网友的批评声也持续很久,但显然,人教社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引发重大舆情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但为时已晚。这也是个警示。 究责,纠错,救赎,一个都不能少。所谓的救赎就是健全制度、落实制度,从源头上防止此类事件重演。相关通报称,教材插图已重绘,并公布了示例。网友的反馈是,“看着舒服多了”“这才是教材应有的样子”。整体看,绝大多数网友都接受新的插图。 为保障插图重绘水平,人教社委托第三方权威专业机构严格遴选插图绘制团队;为确保教材质量,广泛征求美术专家、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等有关方面代表的意见建议。“插图绘制完成后,在严格进行三审三校基础上,多次审读、反复打磨,前后经过7次修改,完成3次送审”,这些措施,都值得肯定。如果人教社一开始也这样做,而不是浮皮潦草走过场,也许就能避免此前的插图事件了。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出版导向,确保教材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坚持中国风格,体现中国特色,展现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阳光、向上、愉悦的精神面貌;坚持大众主流审美取向,清新雅正,简洁大方;遵循儿童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贴近生活,图文相融。这是人教社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谈到的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重绘工作总体思路。应该说,这些站位,既体现了政治立场,也彰显了专业精神,更契合了教材插图绘制的基本规律。全面做到这些,就能少犯错乃至不犯错,乃至出精品、成经典。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才能更好地打造育人载体,筑牢奠基工程、培元工程、铸魂工程。从这个角度看,各家出版社都要引以为鉴,吸取人教社问题插图“撂倒”27人的教训。
-
即时新闻
问题插图“撂倒”27人的沉重警示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8月23日
版次:A07
栏目:首席评论
作者: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