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暨大“护牙使者”赵茗宇:

心系口腔医学,投身健康公益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9月14日        版次:A16    栏目:校园达人 学生    作者:陈亮、张舒曼、林泽武

     赵茗宇在临床实习

     赵茗宇(左三)获得博雅奖助学金

     “八零二零”儿童口腔健康公益教育日历

     赵茗宇学业笔记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张舒曼

  通讯员 林泽武

  图/受访者提供

  

  在暨南大学里,有这样一位“爱牙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她穿行于校园、社区和村镇义诊,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消除人们对口腔的误解;她参与“八零二零”儿童口腔健康公益教育计划,做视频、写文章、画漫画,推进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她是暨南大学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2021年暨南大学博雅卓越医学生奖学金获得者赵茗宇,医学世家出生的她立志成为“护牙使者”。

  

  学医之志是怎样萌发的?

  

  在赵茗宇的家庭里,爸爸是神经外科医生,妈妈从事医学统计信息工作,外婆是护士。良好的医学氛围为她了解这一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赵茗宇经常跟着爸爸去医院。某次,一位相识的叔叔生了重病前来就医,赵茗宇从未见过他如此虚弱。当父亲与同事们一起成功完成手术,将叔叔推出手术室的时候,父亲疲惫而难掩喜悦的面容让她印象深刻。这个“在医院里长大”的女孩,看着父亲从死亡边缘救回一个又一个患者,也目睹了一个又一个生命难以挽留地消亡,这让她意识到,生命如同一件贵重的易碎品,而医学正是保护与修复它的工具。从此,行医助人的种子在赵茗宇的内心悄悄萌芽。

  

  “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2018年,追寻着心中的医学梦,赵茗宇考入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读于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成长过程中父母一直很注意我的口腔健康,经常带我去做检查和治疗,我对口腔的了解更多,兴趣也更大。”赵茗宇说。

  从大一到大三,赵茗宇每学年的平均绩点保持在4.0左右,综合测评成绩稳定年级前十,获得“吕培锟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和荣誉,2021年获得暨南大学博雅卓越医学生奖学金。

  “学霸”是如何炼成的?“其实口腔医学专业的学习过程是很枯燥的,有大量基础知识需要记住。课余时间我会参加一些医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科研竞赛,这会给我带来责任感和成就感,让我感受到医学是一个特别有价值和意义的行业,激励我深入学习,尽管枯燥也会坚持下去。”赵茗宇告诉记者,医学不能死记硬背,和临床相结合是最重要的。大二时,她在老师的推荐下,加入抛光对复合树脂磨损表面微机械性能影响的研究课题组。这是她第一次进入实验室,接触到前沿的口腔医学研究。在项目中,她负责磨损实验工作,把实验材料放到仪器中,隔段时间测量记录其磨损情况。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却十分考验实验者的耐心和注意力。为了得到准确有效的结果,她经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

  如今,大五的她正在参加实习,在口腔科室跟着老师学习临床实践操作。她认真观看医生操作,并且通过思考将其和课本知识进一步相结合,最终学会运用和实操。洗牙、补牙、拔牙、根管……她在实习过程中一步一步,从易到难,学会真正如何治疗疾病。“学习知识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如何去运用知识解决患者的病痛,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她说。

  

  为什么要创办“八零二零”?

  

  在专注科研、潜心苦读的同时,赵茗宇还是一名热心公益、抱有理想的志愿者。

  从大一开始,她便加入了口腔医学院的“爱牙志愿者服务队”。在某次随队去广东梅州一个县城进行三下乡义诊活动时,赵茗宇发现,这里的人对口腔问题的重视度不高,存在许多关于口腔健康的落后观点。洗牙是治疗牙周病的一个有效方法,但当地许多中老年人因听信误传,认为洗牙对牙齿有害,即使牙周病已经很严重也不接受义诊师生们的建议。“他们有的人年龄才四五十岁,一张嘴,牙都跟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一样了,真的是很痛心。”

  赵茗宇觉得,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不足、地方医院治疗设备落后、相关人才缺乏是导致人们口腔健康意识不高的重要原因。回到学校以后,她更坚定了口腔健康科普的信念。她与同学一起创办了“八零二零”儿童口腔健康公益教育计划。“八零二零”源于日本学界的医学理论,指的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好早期的口腔预防和保健的话,到了八十岁还可以保留至少二十颗天然牙齿。“八零二零”公益计划专注于儿童口腔健康问题,团队通过短视频、公众号推文和漫画等形式,在互联网上传播普及口腔健康知识。

  在团队中,赵茗宇负责科普文案的撰写。从严谨专业的学术化语言、通俗易懂的医学建议到活泼生动的新媒体语句,这个口腔医学专业的女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科普的方式,点燃传递健康的星火,帮助更多人增强口腔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