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锐 |
谭惟寅题跋 |
刘昉题跋 |
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周欣怡 文艺 图/羊城晚报记者 贺全胜 正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的《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上,有两件广东人宋代传世书法墨迹首次“回家”,汇集广州展出:一为白玉蟾草书《足轩铭》,一为刘昉、谭惟寅题跋《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以下简称《告身》)。 “宋代广东籍名人刘昉、谭惟寅在《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卷上的题跋,是已知现存最早的广东人传世书法墨迹,比历来被认为最早的岭南书迹——白玉蟾的书法作品还要早,在广东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展览现场,文献学者、书画鉴定专家林锐为我们做出解读。 该卷889年前曾在广州装裱 “告身”为古代授官的凭信,类似后世的任命状。唐懿宗十一年(870),范隋就任浙江丽水县丞,为后人留下《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范隋虽名不见经传,但到了北宋年间他的后代当中出了两位名臣——范仲淹、范纯仁父子,成就一段家门佳话。范隋的《告身》被范家后人视为传家之宝。 “这卷《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在距今889年以前,就来过广州。”林锐介绍,南宋绍兴三年(1133),作为范隋六世孙、范仲淹之孙、范纯仁之子的范正国,出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在广州官舍,他将已残缺的告身重新装裱并题跋,然后陆续邀请当时的俊彦名流进行题跋。“这说明广州地区已有成熟的书画装裱,而且技术还不错,或可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广州文化的兴盛。” 如今,告身文本主体的字迹已经漫漶,但可贵的是,卷后还保存有三十多家、近三十段题跋,大部分都是当时或稍后期的军政要人,也包括钱大昕、王鸣盛等人墨迹,纵贯宋、元、明、清四朝,直至民国年间,流传有序。1954年该卷由苏州范氏捐赠,藏于南京博物馆。 “揭阳刘昉”的特殊意涵 装裱于广州只是《告身》与岭南结缘的第一步。在一众题跋者中,林锐进一步揭示出了一段“岭南最早名人墨迹”。林锐告诉记者,自己在上世纪90年代学习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所编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时,读到南京博物院藏的这卷“宋范正国等《题唐范隋告身》”,其中落款为“揭阳刘昉”的这段题跋引起了他的注意。 林锐是潮州人,他立刻意识到了自己这位乡贤、“揭阳刘昉”的墨迹对广东书法史的特殊意义。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界认为广东最早的名人墨迹是南宋的白玉蟾书法作品。而经林锐考证,白玉蟾的出生日期(有不同说法)不会早于宋绍兴元年(1131年),那么刘昉书写此跋时(1142年),白玉蟾最多不过十来岁。因此,刘昉这则题跋才是已知现存最早的广东名人墨迹。 刘昉出自广东潮州桃坑刘氏,是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潭州知府、龙图阁直学士。刘昉收集过大量古医籍佚文,还编撰了我国首部儿科医学方书《幼幼新书》。林锐特别提到,刘昉为海阳人,而自署“揭阳”。这是因为海阳县“本汉南海郡揭阳县地”(见道光《广东通志》卷三“沿革一”),刘昉在这里使用的是海阳的古称。 题跋时年1142年,刘昉任荆湖转运副使,范正国时任荆湖转运使,为其上级。刘昉为《告身》题跋共十一行,通篇字数不多,未直接评价范隋或范正国,只是传达出对范仲淹、范纯仁父子的尊崇。刘昉以范氏先人、晋国范宣子向鲁国叔孙豹请教何为“不朽盛事”之典故,以“立德、立功、立言”盛赞二人“不朽”。 新发现的理学名家“存世孤品” 从书法上看,刘昉不以书法名世,但此跋仍体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力,字体楷中带行,用笔沉着老到,乃是典型的南宋书风。林锐补充道,刘昉题跋应该定义为名人墨迹,“这段文字只是一个题跋,跟独立的书法作品不一样,说‘墨迹’比较恰当。”因此他认为,当下可见的最早岭南书法作品仍是白玉蟾草书《足轩铭》。 文博机构自主策划重磅学术展览,不仅能“让文物活起来”,更让文博优势资源得以进一步发掘。在本次展览上,有关这件告身还有一个新发现——该卷的另一段跋语也来自一位广东人、南宋理学家谭惟寅,题于淳熙元年(1174)。这段虽比刘昉的题跋晚了32年,但仍比白玉蟾书于1226年的《足轩铭》卷早了50余年。 “此段题跋可能是谭惟寅存世孤品。”林锐介绍,谭惟寅为广东高要(今属佛山高明)人,历任容州通判、提举广西盐铁、广东提刑、江西提刑等职,著有《大学义》《四书本旨》等,是一代理学名儒。 林锐表示,由于岭南气候潮湿,明代以前的书迹几乎没有留存,“同一古卷的题跋中,发现有两位宋代广东名人的墨迹,确实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