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红明 上海《收获》杂志副主编 2022年第5期《收获》,作家阿来开设了一个新的专栏——“万物生”。第一篇是《再访米仓山三记》,可以视作“自然文学”新的审美实践。 就如“万物生”这个栏目名称一般,在阿来心目中,“众生”平等,被珍惜平等对待的,是万物的生生不息,是广袤而充满多样性的大自然生物圈。与只是把自然作为文学背景的写作不同,阿来对于“自然文学”有着自觉而清醒的系统认知,也化为他日常的生活方式。他走进大自然,不仅驻足于天地之间,沐浴着阳光和清风,更俯下身来,研究一草一木的生长,感受大地上的风物之美;观察它们与自然界相处的姿态,学习自然生命的纯粹和自在。 阿来说过,他一年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行走在山野中,他的手机里俯拾皆是行走各地的风景,姿态生动的花草树木。曾经在一次电视节目里听阿来说,至少,遭逢到一棵漂亮的树的时候,叫得出它的名字,遭逢到一朵美丽的花的时候,知道它为什么是这样的颜色这样的形状,因为它们都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 自然文学有三个方向,第一是博物学,第二是自然伦理,第三是生活美学。在阿来的文字里,似乎带有东方性的诗意与浪漫:汉语的诗意,是和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等等的丰博知识糅合在一起的,例如《再访米仓山三记》,葳蕤的花草,森林,地壳运动,岩石,水潭,飞瀑,鸟鸣,跟吹过的风一般,营养着读者的感官。尤其是行走在古道上,天地悠然间,细致打量不同种类的杜鹃花,元稹与白居易的足迹印过的关隘与古道,他们彼此赠诗唱和,此情此景,摇曳的花朵勾起的,是他们深刻的友情与思念……在阿来的笔下,除了科学的植物学地理学知识之外,自然、环境、景物、声色,也是作家内心的投射,是对大自然神性与温暖人性的瞻望,而我们,也许就在阅读这样的文字里,听到鸟声的悠远,嗅到林木的清新,尝到山泉的甘甜……于是,物与心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