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风雨蓑衣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9月29日        版次:A10    栏目:    作者:杨德振

  □杨德振

  

  在大别山深处,我家有一幢距今150多年历史的祖屋,是太爷爷留下来的,风吹雨打,屹立不倒;一面外墙上,还有火烧过的痕迹,黑黢黢的,十分刺眼。

  上个月回老家,发现祖屋里摆放着太爷爷、爷爷遗留下来的不少家什和劳动工具,久远的年代感、沧桑感油然而生。墙上挂着的一件蓑衣引起我的注意,虽然落满灰尘,但棕麻叶的纹路却清晰可见。我觉得蓑衣已朽坏,无大用了,想要取下来烧掉,没想到父亲一声断喝:“别动!”吓得我把手又缩了回来。母亲告诉我,这件蓑衣是我父亲年轻时穿过的防雨工具,十几年了,“穿”出了感情。

  母亲一席话,把我的思绪一下子拽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候,我还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每逢下雨天放学时,父亲便穿着这件蓑衣到学校里把我驮回家。父亲头上戴着一个大斗笠,肩上披着蓑衣,半蹲着,让我从背后钻进他的蓑衣里,站起来驮着我就往家里走。

  我钻在蓑衣里,趴在父亲的背上,四周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外面淅沥沥的雨声和同学们的吵闹声。有的同学没有父亲来接,只得冒着大雨跑回去,衣服都淋湿了;有的同学站在学校门口,看见父亲来接我,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蓑衣用大山里的棕麻或茅草编织而成,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是农民们避雨遮阳的主要工具。父亲的蓑衣是他自己编织的,他闲时也帮别人编蓑衣。那时候,父亲每天要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养活一大家人。如遇下雨天,照样要下地干活,这个时候,蓑衣可就派上了大用场。在山环水绕、山清水秀的大山里、在烟雨朦胧的田野中,父亲穿着蓑衣犁田、打耙、插秧、薅秧、打药、施肥、除草、收割……这些情景至今仍在我脑海里萦回,有时也在梦中出现,历历在目。

  蓑衣不仅是避雨遮阳的工具,还是父亲勤劳、改变家境的见证。怪不得,父亲有这么大的“反响”。看来,这件蓑衣还会继续保留下去,成为我家的“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