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助力广东实体纾困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甘当“连接者”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9月30日        版次:T21    栏目:    作者:沈钊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组合拳”助力广东实体数字化进阶

  

  文/沈钊 图/受访者提供

  

  近日,2022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峰会在北京举办。会上,京东科技发布了全新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战略——以数智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双链联动”模式,面向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输出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驱动实体产业实现“通链+组网”,助力核心企业实现“纵横一体”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供应链金融乃至产业金融实现突破式发展。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金融科技群总裁李波在峰会上表示,基于对供应链金融科技多方面价值的认可,2022年京东科技正式将供应链金融科技的输出列为“必赢之战”,同时,发展供应链金融科技也成为京东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实现从京东供应链走向产业供应链,从对内服务向对外输出系统平台进行升级。

  

  助力广东稳工业

  

  广东今年发布了《广东金融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和经济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优化供应链金融模式保障产业链稳定。鼓励金融机构与广东省供应链金融试点平台对接合作,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建立信贷、债券融资对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快速响应产业链核心及配套企业融资需求。

  这其实与京东科技提出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战略不谋而合。

  据了解,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通过服务核心企业、产业服务平台、政府平台以及产业园区等供应链上的主体企业和组织,形成基于供应链交易或企业真实经营数据的金融资产,并通过科技手段将非标资产标准化,依据资金方的风险偏好及价格匹配资金,输出资产,促进平台的流量交易规模化,最终成为资产、资金高效对接的生态服务平台。

  李波认为,供应链金融科技在产业数字化中扮演着“连接者”角色,不仅可以让产业链本身实现全链贯通,还能让不同的产业链之间数据互通,形成一张彼此交织的网络,逐步培育出真正的产业互联网,因此可以助力实体产业实现“通链+组网”的数字化进阶。

  李波强调,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的引入意味着核心企业引入了“数据”这一生产要素,必然引发其发展模式的改变,进化为“新物种”以应对新时期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

  

  “组合拳”助力小微

  

  当前,小微企业占我国市场主体的96.5%,贡献了80%的就业和60%的GDP,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全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达4800万。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有活力、有灵性,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

  受经济环境复杂、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分化加剧,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受影响最为明显。然而,艾瑞咨询《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显示,小微企业单户的融资需求是当前实际获得信贷规模的2.8倍,金融资源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渗透程度仍明显不足。如何全面支持产业链且精准充分滴灌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当下金融、产业以及科技界共同探索的难题。

  为了帮助小微企业创建更加平等、良性的营商环境,京东科技还携手行业协会、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代表等,共同发起“固链强链·共助小微”的倡议。

  倡议提到,产业链核心企业应尽最大努力保障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资金流动性和经营利益,创建更加平等、良性的小微企业营商环境;而行业组织及市场各类主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应更加开放地分享交易链上的数据,发挥各自的禀赋优势,构建产业互联网,通过全面协同构建信任机制,打破信息孤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难题的解决。

  据悉,围绕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京东科技此前还推出了一揽子帮扶举措,打出贷款费率减免与增值服务“组合拳”,接连推出“益企加油包”“一提两免三服务”“百亿小微筑梦计划”等举措,以“随时为你,不用再等”的品牌主张服务小微企业。2022年正式启动的“京东科技中小企业全国行”活动,已在全国各省市落地12场,覆盖1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