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百年职责:研普通教育之法 图教育之进步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0月12日        版次:A20    栏目:    作者:

  百年初心 服务幼童矢志不渝

  

  师范为何独立设置大学,而非并入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高校为何都办附属学校?且大多办得鼎鼎有名?

  回溯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教育局局长许崇清认为“都市之所以发展进步,端赖良好之市民,故就职数月,即锐志于市民教育之普及改革,而以培植师资为急务”。当时公安局在调查中发现广州市“失学及受不完全教育之儿童,尚有五万余人”,小学教育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教员十分紧缺,因此创建师范学校培养师资成为当务之急。

  1921年,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创建,市教育局委任杜定友先生担任校长,1922年,为便于师范生实习和教学研究,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决定设立附属小学。初办时仅3个班,约八十多位学生,任务一是预备本校师范生的实习,二是作为广州市的试验学校。在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连年混战中,市师附小“数年一日,教者不倦于导训,生徒无忧乎绝学,虽烽烟遍地,而弦诵在堂”。

  1933年,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升格为勷勤大学师范学院,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出任师范学院院长,市师附小也改为勷勤大学附属小学。勷师与北京高师南北相望,成为当时中国师范教育的“双绝”。但国民政府认为师范教育不必独立设置专门高等学府,全国大多数师范学院停办并入大学,“教师缺乏”成为当时影响中国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

  20世纪30年代初期广东的政局稳定、经济发展, 推动了广东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加之海外华侨捐款办学的热潮出现,小学师资短缺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林砺儒院长始终坚持师范学院的独立办学,他认为“一个国家要维持自己的生命不能没有教员”,教员是“为国家发展生命”,他积极主张师范学校开办附属学校,认为“附属学校有领导所在地方普通教育之使命。谋本地方普通教育之改良进步,而示之以模范。”林砺儒院长还认为师范的教育研究成果应实践于附属学校,附属学校不止独善本校还要兼善他校,地方学校参考借鉴而谋地方各中小学之改良。

  

  潜心教研 服务社会兢兢业业

  

  小学教育目的是滋润幼童的心田,附小的老师以水为德,建校百年来全体同仁始终把目光投射到社区,像水一样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状来适应和服务社会,努力为中国的幼童教育探索教学方法、寻找解决方案、提供研究样本。

  1922年,附小创办之初采用“单式教学”,只有一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但随后发现不少孩子读书晚、年龄偏大,又受到师资和班额限制,因此从1924年秋,除一年级一个班,二年级两个班,三、四、五年级各一个班之外,还有一、二年级复式班1个,开始探索复式教学法。

  1936年,附小搬至石榴岗,当时周围全是农村,失学儿童多,农民也迫切需要扫盲教育,附小就将研究乡村小学教育作为中心工作。为了缩短学制,尝试开办四年制小学实验班,叫作“民族中心制实验班”,“民族”为中华民族之意,教材内容纵向“由古及今”,横向“自乡土而及世界”,教法以当前事实为研究对象,教、学、做合一为基调。每周授课二十多节,其中国语6节、算术4节、公民社会4节、劳作自然4节、体育卫生4节、音乐美术3节,取消春假寒假,每年只放暑假四周。

  当时,对于广大的农家子弟乃至农村民众来说,最迫切的需求是在最短时间内能掌握基本文化知识。针对年龄稍长的孩子需为家庭谋生计这一现状,附小经探索开设一年制小学实验班,在石榴岗附近的苔涌、土华招收9~15岁失学儿童,分为2个班,不同班级采用自编教材和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混合课本》,进行教学和对比研究。

  针对当时农村存在大量文盲的现状,附小主动服务社会,开设民众学校,举办民众夜学儿童班,汉字楷书、标准行书培训班。

  

  砥砺坚守 辗转迁徙历尽磨难

  

  1937年勷勤大学教育学院迁往梧州,由于附小学生年龄尚幼,不像大学生可以随校迁移,所以附小的老师坚守广州教学,直至1938年广州沦陷前夕被迫停办,老师们才迁往梧州。

  从1938年开始,附小随学院迁往内地,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广州,迁校路线约2500公里。

  1938年,原勷勤大学教育学院改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附小改称广东省立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当时学院经费非常紧张,难以开办实体的附属小学,附小老师到达梧州后不久再迁至融县,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老师们不顾颠沛流离的艰辛,秉承“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倘若此后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的信念,在融乐镇及东廓乡中心国民基础学校开设小学7个班开展教学,工资由教育学院支付,尽管存在语言、生活等诸多困难,但仍然为乡村小学教育贡献力量。

  1939年9月,广东省立教育学院迁乳源侯公渡,附小得以复办,随着学院更名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附小也随之更名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附属小学。1940年11月再次迁往连县东陂下山坪。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在“统一军令、政令”的口号下撤换大批高校校长,广东省政府也准备撤换林砺儒,文理学院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成立“挽林委员会”,通过通电、宣言、印发传单等方式表达对林砺儒院长的支持,但最终林砺儒院长还是被撤换,于1941年5月离校,同年学院迁往韶关曲江桂头,附小停办。1945年抗战胜利后,广东省立文理学院迁回广州,但附小仍处于停办状态,直至1949年才得以复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0月,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改为广东省文理学院,附小又一次更名为广东省文理学院附属小学。1951年10月,中南教育部以广东省文理学院为主体,加入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私立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组建华南师范学院,附小再次更名华南师范学院附属小学,1952年院系大调整时,广东省将中山大学附小、私立华南联合大学附小和原华南师院附小合并组建新的华南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附小得到进一步扩充。

  1982年10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华南师范学院易名为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南师大。附小同时改名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名沿用至今。

  1995年,华南师大附小晋升广东省一级学校行列,是广东省教育厅唯一一所省直属小学,受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既是华南师范大学培养优秀中小学师资的重要实践基地,也是开展基础教育改革试验的实验基地,更是创办高水平小学教育的重要窗口。

  一个世纪,从市立师范学校附小,到勷勤大学附小、省文理学院附小,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华南师大附小,薪火相传,用耀眼的成绩谱写教育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