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初中如何学好数学?广州名校“牛咖”老师组团支招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1月16日        版次:A16    栏目:    作者:蒋隽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数学科组长周建锋

     广州市执信中学初中数学副科组长陈志红

     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中数学副科组长、高三备课组长朱清波

     广州市初中数学中心组成员、广州市第五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黄丽君

  

  文/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 图/受访者提供

  

  新中考和新高考改革一脉相承,都强调数学思维、情景问题、运算能力,这三点就是初中数学学习的核心。初中阶段如何学好数学、打好基础?羊城晚报邀请广州名校数学科组长、数学名师来为学生、家长、学校支招。

  

  数学思维: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什么叫数学思维?广州市执信中学初中数学副科组长陈志红解释,就是引领孩子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何从初一开始培养数学思维?陈志红指出,探索问题重过程而非结果,学生不要只等着老师给个结论或套路,遇到题目套上去了事,盲目刷题更不可取,思维的过程才是更重要的。

  陈志红表示,用数学思维看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拥有的。因此,执信中学整个初中阶段都重视情境化教学,多设计实践性的问题,把学生放入实际问题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数学思维,从而有利于面对高中和未来的需要,而不仅仅只看中考、只看分数。

  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中数学副科组长、高三备课组长朱清波建议,学生要从小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小高阶段和初中尤其要加强数学思维的培养。老师应教给学生呈清晰链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体系,将数学原理和规律讲深讲透,学生才能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知识,避免知识碎片化。

  

  情景问题:了解知识从何来、如何用

  

  近年来,广州中考数学试卷每年都有二三十分的情境化试题。情境化试题就是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不再是过去那种给出条件、数据,学生计算、作答的模式了,而是文字描述情境,学生提取信息找到条件,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陈志红提醒,对于情境化的问题,学生必须真正理解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理解它们怎么来的、如何运用,从而在面对陌生问题时,才能组织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如何提升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朱清波给出的办法是带领学生一起做“思维体操”,老师们精选一些比较典型的数学应用题去启发学生,跟学生一起分析解决,以此带动他们自己独立思考,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朱清波提醒学生,警惕以笔头的勤奋掩盖思维的懒惰。“刷题对提高数学分数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学生需要多思考数学题背后的考查规律,反复总结解题思路进而解决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数学科组长周建锋建议同学们,基本概念一定要扎实。有的孩子校外补课超前学,校内上课老师默认孩子都学过了,于是加快进度直接讲题,结果造成基本知识点学得似是而非、概念懵懂、做题糊涂。

  周建锋提醒家长和学校要警惕这种情况:“基础概念需要深入讲解和分析,但培训机构的教学模式很少注重概念分析,而是把各种题目类型分类整理好后,直接教授套路,让学生觉得做题好像很有效,其实概念根本没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学习方式不足以支撑未来的高中学习。”

  朱清波建议学校和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在某些章节可以进行探究性的教学,鼓励学生多思考数学问题,尤其重视用好数学教材。警惕本末倒置,“一些孩子盲目刷题,忽视教材,初中数学课本上的题目几乎都没做过。其实教材上的题目大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是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很多考试命题也是来源于课本,只不过相应作了一些变形和提高”。

  此外,教师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组建兴趣小组,引导学生们用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以此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科兴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陈志红建议,初中学校应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同时,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基于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地学得更深、更广一些,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而且,初中老师应引导孩子巩固数学阅读,帮孩子过审题关。读懂题目是解题的前提,提取题目中有用的信息转化为数学条件,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运算能力:长期积累才能提高

  

  中考、高考数学考题都很强调运算能力,但不少同学总是算不对。原理思路都对,但运算错误丢分就非常可惜,有何方法可提高运算能力?

  “不能指望考试的时候认真一点就能算对,运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朱清波给自己的每个学生发了一个草稿本,“平时训练打草稿,不要到处乱写,按题号标注好,把对题目的理解、分析、步骤工工整整写下来,既是做题也是打草稿,检查的时候就可以及时知道自己做题时的思路,便于后期自我纠正。”此外,代表性的题型反复训练,动手抄题做练习也会有帮助。

  其实到高中运算能力基本已经成型,能提高但空间不大,但小学和初中大有可为。小学阶段“扣好第一颗扣子”,老师需要讲清楚算理(加减乘除的道理)而不要让学生们死记硬背公式,“算理掌握清晰的话,学生哪怕做错了,直觉可能会告诉他可能不对,这样就能获得一次自我纠正的机会;如果只是用背公式的方法计算,错了也没有感觉,加上考试时间有限,学生会匆忙进入下一道题,久而久之计算能力就积累了问题,很难纠正。”

  如果到了初中,孩子总是粗心算错,家长就要警惕了,此时亡羊补牢也为时不晚。除了补好算理之外,在心理层面需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不为自己的粗心找借口,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保持计算量和节奏,多写多练,保持计算量和手感。

  

  作好规划:初中三年数学学习“三部曲”

  

  初中有三年,如何安排好这三年,最终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广州市初中数学中心组成员、广州市第五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黄丽君建议学生和家长要作好三年长期规划,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初一是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升入初中将在知识内容与学习效率、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教学要求与教学方式上面临着巨大的台阶。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初一都要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包括学习如何科学地记数学笔记,如何读懂数学书,如何规范化进行数学表达,如何通过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概念,如何科学地进行章节、专题、阶段性知识的总结与归纳等。

  初二一般被认为是数学学习的分水岭,这一阶段对数学抽象、数学推理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应该关注提升数学思维品质,以获得“好思维”为目标。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好教科书,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创造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经验的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学法指导。建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需要多参加数学活动,加强数学阅读,在实践中才能学以致用,提升自己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初三是中考备考中最重要的一年,也是学生开启下一阶段学习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不仅要以“好成绩”为目标,更重要的是做好初高中知识与方法的衔接,为学生学习更上一层楼做好准备,让学生能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教师要先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学生做好分层学习计划。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应紧跟老师,加强对课本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利用作业反馈建立自己个性化错题本,不断“吃透”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该关注自己数学表达的严谨性与逻辑性,通过“一题多解”提升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提高自己数学思维品质,通过“多题一解”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模型化思想,在训练—反馈—训练的循环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