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打陀螺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2月06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朱东锷

  □朱东锷

  

  儿时喜欢游戏,游戏的种类和方式四季不同,四季不断,打陀螺就是其中一种,但我和小伙伴们打陀螺在春夏季居多。

  我们玩的陀螺有两种,一种是用瓦片做的,一种是用木头做的,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瓦片做的陀螺相对简单,找一块厚薄适中的瓦片,青瓦是最理想的选择,清洗干净,在平整的瓦片上画一个比银元稍大的圆,预留一点距离,小心地把圆圈周围的瓦片敲掉,按照划线把凹凸的瓦片磨成一个圆形,接着把圆瓦片两面磨光滑,在圆心处画一个尾指大小的圆,用钉子和小刀将其挖穿、刮圆,瓦片变成了一个圆环;再找一根与圆孔大小适中的竹子,截断成一节3至4厘米长的竹管,把竹管的一端插进圆孔,稳固,与圆面齐平。另外找一根比竹管长2至3厘米的棍子,把一头削成圆锥体,其余连着圆锥头的部分削成能穿过竹孔的圆轴,一个陀螺就大功告成了。

  找一根棉绳或小麻绳,一头捏或套在手指头上,其他的缠绕在竹管上,一手捏住穿出竹孔的圆轴上方,一手将缠绕的绳子用力一抽,陀螺就可以在选定的桌面上、椅子上、石板上、地板上飞速地旋转、旋转……通常,我们会二三个、三五个小伙伴一起比赛,比谁的陀螺旋转的时间长。或者在桌面上、在划定的圈圈内,同时抽动陀螺,陀螺在旋转在移动中碰撞,有的陀螺一碰即倒,有的一碰即弹开,摇晃几下又再旋转、旋转,每倒下一只、掉下一只陀螺,总有懊恼的,总有一片笑声。有时,我们会找来彩色的粉笔,一端轻轻放在旋转的陀螺上,陀螺旋转着变成了一朵朵彩色的花。

  木制的陀螺俗称“定乐”,做工要复杂费力一些。找一段直径约10厘米长约30厘米的木头(大小看个人喜好),削去树皮,拿尺子和笔在木头上量度画出三段,把上端用刀砍斧削成一个圆锥,与圆锥相连的中间圆柱不动,下端又是一番刀砍斧削成斜面较平缓的圆锥,圆锥的顶部削一圈线槽后留下约2厘米长手指粗细的圆柱,末端又削成圆锥形,在小圆锥上钉上一截铁钉,然后用砂纸打磨、抛光,一只木陀螺就可以落地了。有心的小伙伴还在陀螺的圆柱上刻凿出一道一道的圆环,涂上颜色,就更美观了。

  比赛以持久和劈打的方式进行,在篮球场、水泥桌、方砖地面或硬实的沙土路面上,用绳子沿线槽一圈一圈缠绕着圆锥,绳子的末端缠或捏在手上,拿绳子的手虎口抓住缠绕绳子对上的圆柱,先是手腕往内收,然后拧腰助力手腕外翻往前抛、旋、甩,同时绳子用力向后一拉,绳圈一圈一圈飞速回旋,带动陀螺落地后高速向前旋转、定点旋转,我们就站在旁边指指点点,对着自己的陀螺鼓起腮帮子吹气,呼喊、欢笑,谁的陀螺先倒地谁输,失败者一脸懊恼,胜利者兴高采烈。打陀螺有一定的危险,“要是钉子钉到人、打伤人怎么办?!”母亲每次见到总要批评我们。

  一次次的制作中,我学懂了许多常识,认识了红瓦、灰瓦、青瓦,板瓦、筒瓦、半瓦当,分清了黄黏土、瓷泥和光瓦泥,知道了为何大家都不愿意做最简单的平顶如漏斗形的陀螺——打陀螺时面积大容易被劈打。熟悉了一些树木的特征和木质的软硬度,像用龙眼树、石榴树、铁刀木的木材做成的陀螺,即使被劈打中,往往也只是留下一道划痕或一个凹印。自然,坚硬的木头在制作的时候也要花费更多的工夫。

  儿子小时候,我也陪他玩过陀螺,是在商场超市购买的商家流水线生产的塑料陀螺,款式新颖,轻巧美观,有拉线的、有发射器发射的、有炫彩七彩的、有发光发声的……只是,看着玩得兴高采烈的孩子,我在想,他们的这种快乐能像我们儿时自己制作带来的快乐一样历久弥新吗?总觉得这种快乐中缺少了一点什么,是一份心灵的记忆,是一份乡土的情怀……

  陀螺在转,时光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