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他用勤勉与执著书写技能改变命运逆袭故事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2月07日        版次:A12    栏目:一技走天下    作者:崔文灿、孙唯

     陈三才在工作中

  

  文/羊城晚报记者 崔文灿 孙唯

  图/受访者提供

  

  谁能想到,从清远阳山一个贫困小山村,走出了一位广东省劳动模范——陈三才。在广州市技师学院(原广州市技工学校)的栽培下,陈三才用他的勤勉与执著,书写了贫困山区子弟“技能改变命运”的逆袭故事。

  更戏剧性的是他从车间一名普通清洁工蜕变成高层次技能人才的传奇经历。在中日合资企业广州昭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工作10年间,陈三才攻克了许多中外专家都无法攻克的技术难关,由此为企业平均每年创利120万元,更以其卓越的管理才能,创造了“哪个部门有管理问题‘他’就到哪个部门去”的佳话。

  因获益于职业教育,陈三才也用自己的行动回馈母校,成立的“三才工作室”带出了一批批技术好手,成为中国智造的生力军。

  

  苦练基本功:

  闭着眼睛砸铁锤

  

  在陈三才的志愿填报表中,广州市技工学校钳工专业位列最末。原本他已被湖北一家医学院录取,但陈三才家中贫困,无力支付较高学费,只得作罢。在那个年代,读钳工意味着毕业“有口饭吃”,因此,技校钳工专业成了这个农家子弟的选择。

  当时广州市技工学校给学生的教学安排是,上两周理论课,再连着两周实训,如此循环往复。陈三才学习勤奋刻苦,即便暑假也不休息,而是跟着老师进工厂学技术。技工学校每个班一共有六十名学生,学校在每班设了四个奖学金名额,只有班上最优秀的前四名学生才可以得到。陈三才在技工学校读了三年,拿了三年的奖学金。

  “学校教给我的基础是永远无法磨灭的。”回顾过去,陈三才动情地说,“读书的时候,我认为工程力学课程枯燥且没有意义,直到出来工作我才发现学校传授的基础知识非常实用。”

  在那个机械化还没有普及的年代,钳工专业的学生不得不掌握手绘和使用锉刀等方面的技能。“老师会要求我们练基本功,就是闭着眼睛拿铁锤作业,手受伤是家常便饭。”这看似严酷的训练方式背后有其科学道理,“为了作业的精准度,你的眼睛需要看着零件,而不是看着手,否则一定会失去精度。”陈三才说,“我们考试时,需要在燕尾槽上安装配件,精度不得超过0.02毫米。”0.02毫米,约等于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这样严苛的要求只为培养出一位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

  在生产自动化的今天,钳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陈三才本人也早已成为机械设备领域的行家,但苦练砸铁锤的经历,为他日后从事这一行奠定了扎实的基本功。

  

  职场再打磨:

  创下一年“连升三级”奇迹

  

  2003年一年内历任班长、副科长、科长,陈三才创造了一年之内“连升三级”的奇迹。但这个人人羡慕的奇迹并非一蹴而就。事实上,陈三才的职业生涯的起步并不顺利。1996年,刚毕业的陈三才当上了昭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工人,但头一份工作就是被安排到车间扫地。这让一开始踌躇满志的陈三才有点丧气,但他转念一想,认为可以通过扫地这项看似不需要技术的工作,将整个车间的构造以及各项工序的运作摸索清楚。

  于是,陈三才每天都握着一把扫帚认真地扫地,且永远都是最晚离开工厂的那个。车间里哪个角落最容易藏工业垃圾,哪个死角需要特别处理,他了如指掌。谁承想,这份清洁工的工作一干就是半年,其间,他不断偷师学艺,向日本技术专家真诚求教,在不断探索与试错中熟练地掌握了各项技术要领。那一年,二十本写得满满当当的笔记本就是他刻苦学习的最好见证。

  扫地半年后,陈三才又被调去生产线,从事“发毛坯”的工作。所谓“发毛坯”,就是把从日本进口过来的摩托车材料开箱、整理、搬上车,然后把它们分发给车间,相当于仓管兼搬运工。这对于搞技术出身的陈三才来说,又是一次大材小用,但他却毫无怨言。3个月后,公司从日本购买了一条新的生产线,陈三才终于正式成为车间技术人员。

  入职没多久,陈三才就迎来一次技术大考:从日本采购的机器主轴出现故障。面对如此昂贵且复杂的机器,公司技术保全都不敢拆开维修。此时是周五下午,若不及时解决,下周一生产便受影响。陈三才和广州市技工学校另一校友决定放手一试,大胆尝试自己维修。经领导批准,两人便在车间没日没夜干了起来。

  陈三才向羊城晚报记者回忆,故障机器的主轴很长,约1.8米,分布着许多轴承。两人经验欠缺,重新安装轴承时又放反,如此耽搁了不少时间。在别人享受周末时光之时,陈三才和同事两天没合眼,昼夜赶工,终于将这台机器修复如初。陈三才一战成名,一下成了公司的“名人”。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是陈三才最真实的写照。2002年秋,日本某知名品牌汽车焊接件在市场上出现很多品质问题,同时生产设备运行不稳定,为了解决焊接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公司将陈三才临时调动到焊接线。

  彼时,陈三才还是焊接“门外汉”,虽临危受命,但也是两眼一抹黑。为了从头学起,他住在车间,一住就是3个月,每天只睡2个小时。陈三才清楚记得,为赶复工节点,最后的48小时他未合眼,开工当天,自己竟倒在机器上睡着了。同事们四处寻他不着,最后,在机器里发现了浑身上下沾满黑乎乎机油的陈三才。

  正是这位“拼命三郎”带领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让公司不合格率由原来的10.72%降低到0.49%,汽车减震器废品率同比下降了90%,日完结率由2003年64%提高到现在的99%,两年中直接降低仕损费90万元。

  一年中,陈三才连升三级,一路走下来,他几乎都是临危受命。公司上下流传着“哪个部门有问题,陈三才就到哪个部门去”的神话。

  在一首小诗里,他这样写道:“我说,既然属于了这个世界/就要勤奋拼搏/尽管成不了顶天栋梁/也要作为小卒一名/在改革开放复苏的大地上享受阳光雨露/我说,既然成了一名小卒/就必须努力冲过楚河,踏破汉界/释放自己所有的光和热/尽管岁月艰苦/但我始终相信/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因为星星之火却可燎原/而我就是一颗小小的火星”……

  

  “三才工作室”:

  为母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赋能

  

  校企合作如今已经是技工院校不可或缺的一环。2015年,陈三才在广州市技师学院成立了“三才工作室”,以“打造世界技能大赛冠亚军”为抓手,依托自身链接的企业资源优势,加大对学生技能培训的力度,针对行业需求和企业标准,为母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赋能,目前,不少毕业生起薪超过8000元/月。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三才工作室”的存在,让学生能够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学校不容易接触到企业真实项目。”陈三才介绍,工作室的存在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项目中,在实战中不断完善理论框架并提升技术水平。“在工作室学习五年之后,出去基本上可以进行独立设计。”陈三才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以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更高的起点推动课程设置和人才建设。

  让学生在摸索中成长,是陈三才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比如有些学生不懂3D设计,我就会让他们将图进行拆解,经历了五六次的拆解与组装之后,学生就能真正领会高质量完成一个3D设计的核心要义。”亲身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细细体会不同企业的制作标准,扎实的基本功更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工匠精神是经过时间的沉淀磨练出来的,它要求我们要真诚、不厌其烦地去做一件事。”在陈三才看来,技工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要与企业进行对接,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技工院校的学生只要技术过硬,有进取心、会做人,就可以闯出精彩的一片天地。我希望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一走出校园就能跟企业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