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作文 (本栏目与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詹天佑从小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伙伴一起用泥土仿作各种机器模型。后来他考入耶鲁大学专攻铁路工程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后,他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 材料二: 钱伟长自幼喜读经史,文史成绩优异。“九一八”事变后,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的他决定弃文从理,“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转学物理。随后,他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完成了志向与兴趣的完美结合,最终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团委组织以“兴趣与志趣”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学生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习作 兴趣为基础,志趣当在前 □李珊 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三(17)班 “青年心事当拿云,青春何妨梦摘星。”人生航向之中,青年自当以兴趣为驱动力,在逐梦途中将之与远大志向相结合,形成更为高远的志趣,如此方能成就更宏大的人生格局。 兴趣,正是高远志趣的基础。它给予人对理想的憧憬,对未来的好奇以及“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毅力。揆诸当下,相声界的“新知识分子”李涵,凭借一腔热爱,在相声界“三俗”演绎方式横流的市场,与同伴锐意创新,先后创作出《新大话西游》《巴甫洛夫的狗》等所谓的新时代相声,纵使外界非议不断,他仍不改初心,坚持自我,给相声界带去一阵清风。兴趣让他坚守初心,将挫折羽化为前行的力量,何其浪漫。 志趣,则是人生前行的终极导向,亦是兴趣的升华。当远大志向与个人兴趣相结合时,个人兴趣便会熔铸于更伟大的历史征程之中,从而拥有了非凡的意义。我们的人生也可能会因此拓展出更宏大的格局。黄旭华将钻研科学的赤诚与国家前途相结合,甘愿“隐姓埋名三十年”,将青春与梦想交付湛蓝海洋;袁隆平将对农业的痴迷与国民温饱相融合,躬耕稻田三十载,终成禾下乘凉梦。远大的志趣,终会将我们的人生引向更伟大的征程,赋予生命更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我想,于詹天佑而言,个人兴趣能与报国志向相一致,何其幸运。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这种幸运。是先立志为国,还是个人兴趣至上,始终都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单纯一味地以“志”为导向,没有兴趣的驱动,面对困境时不易保有热情与积极心态;但高扬着“兴趣至上”的旗帜,却更易使人迷失,失去人生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所以古有班超脱下儒服,投笔从戎;今有于敏“爱国大于兴趣”,潜心钻研氢弹……无数伟人以报国为民的志向为先,舍小我,成大我,从而在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而钱伟长正是因有了强大的爱国志向从而激发了自己对事业的热爱,这又启示我们有另一种可能:伟大志向在践行的过程中,也会激发新兴趣的产生,形成新的志趣,推动人生价值与国家发展目标的共同实现。 因此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先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形成高远的志趣,这对于青年一代具有重大意义。 吾辈新时代青年,终当以兴趣为图腾,以为国为民的志向为图鉴,将个人价值熔铸于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之中,树立远大理想而行有为之事,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教师点评 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准确理解了材料内容,体现出作者良好的文本解读能力。不管是“兴趣”和“志趣”的内涵,还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都做到了精准概括和阐述。 事例丰富,且都能与观点紧密相扣,思路清晰严谨。 第四段对“如果志向与兴趣发生冲突,应该以谁为先”的问题展开讨论,将“兴趣”与“志趣”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推向深入思考,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体现出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 最终作者明确以国为先的人生选择,肯定远大志向、高远志趣的价值和意义,向同辈青年发出深情号召,立场鲜明,责任意识明确。 整篇文章从“志向”与“志趣”分别“是什么”,到“二者关系如何”,再到“如何处理二者关系”,行文逐层推进,整体架构规范有序。不足之处在于论证方法较为单一,所举事例也较为同质。 (广州市第二中学教师 曾光) 非师点评 寻找文章的“独特性”,或许是行文者的自我苛求。 平心而论,李同学的文章写得层次清晰,观点与材料吻合,凸显了主题。尤其是谈到兴趣与祖国的关系时,文章又深了一层:个人兴趣能与报国志向相一致,何其幸运。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这种幸运。是先立志为国,还是个人兴趣至上,始终都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中学生的作文能够写得如此严谨深沉,不失为优秀。但平实沉稳中却少了一些新颖奇妙以及完全个人化的发现。 联想到江西庐山,历代文人咏唱。据说天下写庐山的诗——最好的两首分别由李白、苏轼完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瑰丽的想象赋予庐山恢宏的画面,仙气飘飘,几乎无人可以超越。但苏轼却另辟蹊径,同样写出了千古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细细品味两位大诗人的作品,各有千秋,可以说,俱为又新又奇。让人在阅读中加深了对庐山的认识。如果说,李白是汪洋恣肆的话,那么苏轼则是在每个人都看到的风景中悟出了哲理,并成为千古流传的成语。 我想表达的观点在于:每个人行笔为文时,其实都需要找到自己与外在世界最为特殊的联系。倾诉你的心声,或许是寻找“独特”的路径之一。而这个“独特”常常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 或许,这是对中学生作文更高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行文者下笔时的一点自我苛求吧。 (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江冰)
-
即时新闻
如何能“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2月19日
版次:A08
栏目:堂上作文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