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校园宣传禁毒知识的王爱华与学生互动 受访者供图 |
羊城晚报记者 戴灵敏 在阳江市阳西县,有一位被称为“肥妈”的志愿者,几乎无人不晓。她叫王爱华,是阳西县星火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阳西县禁毒协会执行会长。她为人和善,风趣幽默,是一名长期奋战禁毒事业的志愿者,同时还是因毒致孤、因毒致困人员的“贴心妈妈”,是戒毒人员的暖心“摆渡人”。因她无私奉献的事迹非常感人,王爱华获得了“广东省最美志愿者”称号。 “知心妈妈”助力“全民禁毒长城” 在采访王爱华的时候,记者特别好奇,问她为什么称自己为“肥妈”。原来,20年前,王爱华沉迷打麻将,无心管教正值青春期的儿子,儿子渐渐迷上了网游。为了引导孩子走回正路,她决定远离原来的圈子外出学习。学习过程中她还主动申请担任助教,负责几十个孩子的饮食起居,当起了“妈妈”角色。由于当时的体重有157斤,她就给自己起了个名字——“肥妈”。从此,“肥妈”开启了她的公益之路…… 2019年“肥妈”毫不犹豫地进驻到戒毒所,成为一名驻所禁毒志愿者。驻所期间,她主动组织了“圆梦高墙 亲情帮扶”亲情见面会。在见面会上,王爱华邀请到戒毒人员的亲人来到现场,积极引导在戒人员主动和家人沟通,消解他们心里的鸿沟,最后让他们亲手递上自己为家人准备的礼物。就这样,戒毒人员渐渐向王爱华敞开了心扉。王爱华也渐渐成了戒毒所里的“知心妈妈”。 为帮助阳西县吸毒人员彻底摆脱毒品的危害,降低复吸率,以健康的心态回归家庭和社会,王爱华和阳江市阳西县星火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发起向往生命的阳光——戒毒帮帮团志愿服务项目,并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自2019年实施以来,共开展服务超400次,参与志愿者达250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12500小时,成功帮助202人戒除毒瘾,引导110名社戒社康人员成为禁毒志愿者,而王爱华本人也在2020年获得了“广东省最美禁毒人”称号。 志愿者小陕(化名)是一名戒毒人员,他在2019年12月回归社会后,对自己极度否认,不想去接触新事物。了解到小陕的情况后,王爱华决定把小陕发展成为志愿者。一开始,小陕是拒绝的,但在王爱华的耐心劝导和积极肯定下,2020年1月,小陕终于成了一名禁毒志愿者。截至目前,已参与600多小时志愿活动的小陕,表现出来的乐观自信让人刮目相看。 “他们在努力戒毒过程中,表现出自律自觉、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等可贵品质,我就将心比心,多给他们鼓励。”王爱华说。 最幸福的事就是帮助别人 王爱华的禁毒宣传越做越广,截至发稿前,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达7122小时。而在“志愿者”身份上,她也做到了极致。 走进志愿者之家,记者看到一幅温馨的画面,王爱华与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为一个小女孩加油鼓劲。据了解,女孩名叫小欣,她的父亲因吸毒进入了戒毒所,母亲身体状况也不理想,家庭收入急转直下,这让小欣感到了深深的自卑与迷茫。王爱华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决定带领志愿者共同帮助小欣。他们经常前来走访慰问,不断给小欣帮助和鼓励。经过王爱华一年多的关爱和支持,小欣逐渐走出了阴霾,不仅学习有了提升,成了班里的班长,脸上也慢慢露出了笑容,她的学习生活重新点燃了希望。 2012年的一次偶然机会,王爱华作为志愿者来到贵州山区探望贫困家庭。当看到眼前的小孩困在大山里难以上学、父母也不在身边的时候,她既伤心又惆怅。那次之后,王爱华便开始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那时候我的生活也不富裕,但是看到这些小孩这么可怜,如果我不帮助他们,我就感觉良心过不去。”王爱华说。从做志愿者的那天开始,她对弱者的关爱之心从来没有停止过。 “没有遇见肥妈之前,我对未来一片迷茫。我的父母要照顾那么多弟弟妹妹,无法顾上每个人。在这样的山区,大多数女孩都是16岁嫁人,洗衣做饭生娃养家一辈子。直到我遇见肥妈,我的命运得以改变。她十多年的陪伴,从初中到大学,直至我参加研究生考试。她不仅给我金钱的资助,还给我做人做事的正确引导,以及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心。她改变了我的一生,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肥妈于我而言是贵人,更是家人。”一名受王爱华捐助的贵州学生如是说。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不是当多大的官,挣多少钱,中多大的彩,而是可以帮助人、影响人、服务人、成就人!”这句话是王爱华的人生格言。王爱华以自己充满正能量的所作所为,让“志愿者”这抹红温暖了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