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提升广州乡村风貌修复维育水平 
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要补齐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3月28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徐振天

     “提升广州乡村风貌修复维育水平”话题协商现场

     政协委员在白云区钟落潭镇调研

     沙湾古镇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格局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黄洁峰 刘德挺

  统  筹:刘  云 曾健萍 李  健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徐振天

  

  乡村是广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广州成功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并已基本形成了“一村一特色”“一带一主题”的生动格局。然而,随着和美乡村建设向更深、更广的维度推进,广州乡村建设中呈现出来的短板也日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广州的乡村建设未来如何发展?近期,广州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与政府职能部门就有关问题开展协商,共同为广州全面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建言献策,围绕“提升广州乡村风貌修复维育水平”的话题展开协商。

  

  记者跑:

  村容村貌有改善,公共服务存短板

  

  走进广州市番禺区有着800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古镇,这里街巷错落纵横,宗祠古屋点缀其间,檐缘梁枋巧饰雕琢,在古镇街区内,保留有明清时期“上住下铺”特色的商铺26间,发展了“当当云吞店”“牛奶皇后店”等当地传统特色店,大巷涌路特色手信一条街更是深得游人喜爱。

  将岭南乡村特质转化为和美乡村特色,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的沙湾古镇,无疑是广州市乡村风貌修复中的“优等生”。沙湾街道办事处主任吴锦莹告诉记者:“在乡村风貌修复上,我们走的是通过保护性开发、依托旅游业吸引人和财、让村民安居乐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据介绍,除了投入真金白银,沙湾还成立了古镇旅游公司负责运营。筑好巢、有了管巢人,自然就引来凤,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墨客、手工匠人、民宿餐饮等经营者扎根在古镇。“乡村风貌修复启动要靠政府,但要可持续,必须市场化。”吴锦莹说。

  近年来,广州成功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记者在广州市从化区走访看到,乡村风貌修复工作为村民提供了更加卫生、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周姨是从化区格塘村的村民,一辈子生活在农村,见证了村里这些年的变化,她向记者回忆道:“从前鸡鸭满村跑,污水横流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十几年前我很喜欢去广州城区,但是现在始终还是觉得农村好,地方宽敞,环境也很好。”

  农村的变化不仅可以让老人安心养老,也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流。格塘村党支部书记潘国超介绍:“年轻人以前都喜欢往城里跑,现在村里三分之一的年轻人都回来了,要么在村里就业,要么在村附近找到工作。”

  不过,随着和美乡村建设向更深、更广的维度推进,广州的乡村建设现状还存在不少短板。记者在从化区的部分村庄走访发现,虽然目前乡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乡村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仍相对滞后,如有的村庄道路没有实现人车分离、部分路面坑坑洼洼、道路两旁路灯较少、网络信号不稳定,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以贴合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委员议:

  既要政府投入,又要引入市场力量

  

  乡村风貌修复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需要政策支持、规划引领、文化赋能,同时也需要人、财、物的支撑。广州市政协委员高洪昭在广州多条乡村调研后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政府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广州的黄埔、南沙两个区已实现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白云、花都、番禺、增城、从化五个区包括市级美丽乡村和区级美丽乡村。高洪昭透露:“从调研的数据来看,市级美丽乡村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如道路、停车场、公园、文体活动广场、公厕等的数量,是区级美丽乡村的2.33倍,其中,番禺、白云为2倍,增城、花都、从化为2.5倍。”

  “从乡村的整体风貌和人居环境来看,区级美丽乡村和市级美丽乡村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区级的投入相对力度不够。”高洪昭认为,如今的乡村风貌修复工作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引入社会的力量,多方合作激发释放乡村活力。

  让乡村风貌修复常态化,既要政府投入,又要引入市场力量。“企业参与乡村振兴,一是要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二是要让企业与乡村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双赢,激活市场机制。”广州市政协委员付伟提出,广州的国企、民企资源丰富,要用好这些优势和资源,通过“千企兴千村”等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实现带村兴村、助农富农。

  广州市政协委员张婉玲认为,加强乡村风貌的日常维护还需发动村民支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要做好岭南文化普及,提高村民的文化程度和文明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和美乡村建设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乡村建设搞好了,环境变美了,根本目的是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让他们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乡村是城市的根,我们期望通过乡村风貌维育,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也能留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能赓续乡村文脉,能让乡村成为城里人的向往之地。”高洪昭说。

  

  政府推:

  主攻补齐农村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

  

  在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道路上,乡村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随着乡村振兴不断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广州如何部署下阶段的乡村风貌修复工作?

  大局落子,规划先行。今年,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实施了《广州市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分类配置指引(试行)》,分级构建配置体系,进一步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或建筑面积的最低配置标准。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蓉介绍:“下一步,将继续规范乡村设施配置的独立用地、位置布局、功能组合、建筑立面等要素,做到精细化管控,助力乡村公共设施风貌提升。”

  在增城区中新镇、小楼镇、朱村街、仙村镇、宁西街,这里挂牌成立了驻乡工作室并派驻“乡村规划师”驻点办公,以邓山村作为试点,采用“全程在村、全天在线、沟通在场、方案在地、指导在旁”的“五在”工作模式,打造以品牌推广、规划、建筑、市政、景观设计为一体的“陪伴式”乡建服务。

  “这是我们推行的乡村规划师和乡村规划联络员制度,乡村规划师智库可为规划编制、项目选址和村庄风貌管控等提供技术咨询和业务指导,乡村规划联络员可协助参与村民建房报建、村庄风貌管控等工作。”张蓉透露,接下来,还打算推动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谋划乡村规划师工作平台搭建和推广应用。

  针对乡村风貌修复工作中资金投入的问题,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唐仪兴表示:“近年来,广州市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也在持续深挖各乡村资源禀赋,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文化注入’的模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

  唐仪兴说,“十四五”期间,广州将持续推进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7个涉农区要分别完成2个以上精品示范村的建设任务,把补齐农村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主攻方向,全面开展区级美丽乡村提质升级,实现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

  以新乡村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现如今,典型的引领作用正不断凸显。广州市农业和农村局副局长李彬介绍,今年,在巩固提升2022年已建精品新乡村示范带的基础上,广州将新建7条、启动建设3条具有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精品新乡村示范带,让广大村民感受到更多乡村振兴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