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森正在打印文件 |
文/羊城晚报记者 鄢敏 图/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早上7时10分出门,从广州市天河区坐公交转地铁到海珠区上班,是森森(化名)每天的通勤路线。森森患有孤独症,坐在车上,他偶尔小声的自言自语会引起身旁乘客的关注,但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沟通障碍、行为比较刻板。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孤独症患者很难正常上班工作。然而,森森不仅把上班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还不断朝着自己的“职业梦”努力。 成为同事的好帮手 “叮铃铃!”天还没亮,闹钟响起。森森迅速关掉起床,熟练地洗脸刷牙,再给自己煮一碗面条。吃完早餐,收拾好东西,森森把书包挂在胸前出门,开启上班族的一天。 走出小区,穿过马路,刚好公交车到站。森森排队上车、刷卡,找到空位坐下后,左手抓着座椅扶手,右手扣着上方拉环,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几站后,他下车换乘地铁。过安检、进闸机、上车厢,整个过程也完全无障碍。早在初中,森森就学会了独立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8时多,森森抵达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三滘小学。走到学校四楼的文印室,同事包包已经到了。森森到文印室做的第一件事是冲咖啡。这是带教老师梁艳心给他安排的日常事项,目的是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一项技能。称量咖啡豆、手动研磨、倒入热水,森森已经记住了每一个步骤,不用再对照墙上张贴的操作流程纸条。 没过一会儿,森森端着热气腾腾的咖啡送到副校长吴文卿的办公室。“校长好!”吴文卿愣了一下,这是森森入校半年来第一次主动向她问好,以前基本都是放下东西就走。从事特殊教育多年,吴文卿知道小小的变化来之不易。“孤独症孩子不会与人交流,而且理解能力差,不是一教就会,需要持续不断地引导才能看到效果。”吴文卿说。 送完咖啡,把研磨器、水壶洗干净并放回固定位置,森森在文印室的一个角落里坐着等待任务。 森森的工作是学校专门为残疾群体设置的岗位,平时的工作由他和同事包包一起完成。包包是一位听障人士,如果老师们需要打印、复印资料,会在办公软件上给包包发消息。 一直快到中午,森森和包包才收到工作指令——两份文件各彩印一份,双面。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项任务,梁艳心将它一步步拆解,指导森森在笔记本写上“①双面彩打、②双面彩打”。每打完一份,在后面打钩。只有这样,森森才能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 接着,森森打开电脑文档,准备打印文件。包包用手指了指最下方的页数,示意森森检查打印机的纸张数量。选择彩色打印机,勾选双面打印,再点击确认,机器开始运作,纸一张张地滑了出来。 “别忘了检查。”梁艳心提醒道。森森和包包逐张核对。果然,中间有一张纸背面是空白的,他们又对这张纸进行了“再加工”。最终,两人在梁艳心的指导下,打印好全部文件,送到老师手上。 “森森的工作,我要先学会,再手把手教他。”2008年开始,梁艳心一直给森森做特殊教育辅导。从校园到职场,她一路陪伴森森成长。其间,梁艳心也带过其他孤独症孩子。她说:“这些孩子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有人引路。” 在文印室,森森学会了换墨盒、上纸筒、使用大型复印机等,成为包包的好帮手。这个学期开学前,包包还担心森森不来上班,特意去询问学校老师。 在律所里做实习生 实际上,文印员不是森森的第一份工作。初中开始,妈妈卢莹就有意识地培养他的社会实践能力,利用寒暑假尝试各种类型工作。派送报纸、整理乱停放单车、在特殊学校做帮工……其中,最特别的要数在写字楼的律所里做实习生,这是森森向往已久的工作地点。 “小时候,他就立志去写字楼工作。”卢莹很早就发现,森森痴迷于坐地铁,写字楼的电梯在他眼里就是“垂直的地铁”。虽然卢莹很想帮儿子圆梦,但她心里清楚几乎不可能。卢莹曾在外企工作多年,深知写字楼对员工的要求,森森无法企及。 当大家都不抱希望时,一次机缘巧合的交流,帮森森推开了写字楼的大门。 2022年5月,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与广东知恒(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作开展了一场法律分享会。过程中,律师丁雅清听说了森森的心愿,答应给他一次实习机会,为期一周。当时,森森即将大专毕业步入社会。 挑战随之而来,森森能为律所做什么?为此,扬爱和律所进行了岗位开发,共同探讨森森的实习任务。专业性很强的法律事务无法上手,可以考虑整理卷宗;报销繁杂但有规律性,贴发票容易上手;办公室同事习惯喝咖啡,冲泡咖啡也被纳入其中。于是,律所给森森安排了一周的工作量。 第一天入职,森森先整理卷宗资料。丁雅清留意到,森森学起来比较吃力。在高强度的动作提示和口头指导下,森森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整理完一份卷宗。丁雅清觉得,贴发票、冲咖啡也许没时间做了。 没想到的是,森森熟悉流程后,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提前完成了任务,贴好的发票得到同事一致肯定。此外,森森还做了不少额外工作,包括裁剪邀请函、分类钥匙等。原计划的实习期限也延长至三周,最后不得已结束是因为律所已经没活给森森干了。 尽管只是一次短期实习,卢莹已经很满足。森森给律所同事留下良好印象,欢迎他假期再来实习。“感觉森森离梦想更近一步了。”卢莹说,很多孩子都是在孤独症圈子里找工作,她最大的心愿是希望社会能够开发更多适合孤独症群体的岗位,让他们未来的路更宽一些,找到实现社会价值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