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建成一个月时(资料图片) |
公园近况 |
不同地域的土做好标识 |
观测长廊入口 |
这里也成为鸻鹬类鸟类的栖息地 |
鬼针草成了局部主场植物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黎存根 易芝娜 陈晓楠 春暖花开时节,我们走进了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南区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园”(以下简称“纪念园”)。这里正一片草长莺飞,有花有树,还有白鹭飞过…… 谁能想到,这个公园在建设初期竟没种过一棵植物。 2017年7月,中国植物学会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举办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深圳召开,深圳市政府特别为这样一场大型活动开辟了一块土地来建一座“纪念公园”。当时他们特别邀请到的景观设计师庞伟,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方案:这个公园,我们不种一棵植物,只“种”土。 尽管存在不同意见,但这个纪念公园还是在2020年9月正式建设完成。他们真的从深圳各个不同的区域挖来各种土壤,填满了这片面积达16.7公顷的土地。 近三年过去了,这个可能是中国唯一的“只种土,不种一棵植物”的公园终于变成了“理想”的模样。 设想:人不种,风会种,鸟会种,昆虫会种 公园选址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南区,这里临近深圳河,紧邻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和深圳城市建成区,是连接城市人工生境和自然生境的过渡地带。最初拿到这块土地的原始规划图时,设计师庞伟颇伤了一番脑筋。当“不种一棵植物”的念头出现时,却让他豁然开朗:“不种植物,并不代表这里没有植物,而是放弃了人工干预自然,只进行自然生态修复,将设计的主动权交还给自然。” 他很快提交了一个设计方案:建造一个“不种一棵植物”的植物学大会纪念园,只改善公园的土壤,做一条观察小径。 这个方案引发了各界的激烈争论和质疑,植物学大会纪念园怎么能不种植物呢?庞伟回答:人不种,风会种,鸟会种,昆虫会种。 所幸,这个方案最终得到了有力的支持,被付诸现实。公园建设确定以城市自然修复为主题,辅以适度的人工干预,以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为特色。建园时他们从深圳市各区域选择了具代表性的大鹏地质公园、大沙河公园等多处公园的土壤,共计1545立方米,将它们作为地表土迁移到了园中。此外,除了栈道、碎石路、公厕等必要的功能性设施,其他方面的“设计”都交给了大自然。土壤带来的植物种子,就这样在这里“自然竞争,适者生存”。 这样的设想与行动,让这个特殊的公园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但设计者认为,它实现了一个城市对自然最大的尊重。 现状:本土植物少,外来入侵物种成为“优势种” 初建成时的纪念园可以用“一片荒芜”来形容,因为它除了一条锈红色的园中小径和原本就伫立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个瞭望塔,就只有一大片不同颜色的土壤。如今走进纪念园,却满眼郁郁葱葱,有草,有树,有花,还有鸟。但仔细看,会发现这里的陆域片区已被入侵草本植物占领,本地的乡土植物相对稀少。 公园运营管理方红树林基金会(MCF)介绍,这里的生态环境其实包括了入海河口、滩涂、红树林和陆地四部分。为了解记录自然演替过程和植物物候信息,他们依据“网格法布设固定观察样方”等方法,对园区的植物进行观测记录。通过持续一年的8个植物动态监测样方的红外线相机监测以及实地补充调查发现,纪念园建设时期,随着客土带入的未知植物种源,在纪念园开始新的植被演替。例如鬼针草、光荚含羞草、巴西含羞草等植物已成为样方优势种——2021年6月-10月连续五个月可见这些植物,因此可得出结论,即外来入侵物种已成为优势种。但是同时也有很多种本地植物,如芦苇、白茅、马齿苋等,仍在顽强地跟它们博弈,也有部分乔木生长起来。 更难得的是,通过红外相机观察,近年来还发现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小灵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豹猫和欧亚水獭等出现在公园里,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鸟类、昆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这里显然已经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生态系统。 未来:生态价值待评估,教育价值正呈现 目前来看,纪念园不仅承载着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首次在我国举办的珍贵回忆,还提供了两个重要的科学功能——让更多的人可以近距离观察自然;让植物可以在这里“自由”生长,从而完成自然的演替。 从纪念园开园之日起,深圳就开启一场以百年(2020-2121年)为时间维度的长期科学实验,简称“2121计划”。这是一个面向全体公众的开放科学计划,得到了国内外顶尖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的支持。该计划将汇集公众力量与科学力量,设置一系列研究方法进行引导。例如只对园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有限干预,包括适度改良土壤和治理外来物种;严密地进行物种监测,跟随时间的推移真实完整地记录生态环境的真实变迁情况;搭建平台,及时和其他科研机构共享监测数据等,为城市自然恢复提供可参考依据。 深圳市气象局也在这里设立了永久气象观测站,深圳大学、仙湖植物园等院校机构在这里开展植物科学研究,福田区教科院和全市的相关中小学、MCF等还在组织市民、学生持续地开展科学观察。 MCF相关负责人表示,纪念园的生态价值有待评估,但其教育价值已经有所呈现。他们设计了以不同种类植物为对象的分区域实验性自然教育活动“打绿怪”,让公众来参与科学调查及对外来植物的控制活动。这不仅提升公众对于原生生境及其生态价值的认知,增加了公众对本土生物的知识了解,也在促进公众理解并尊重自然规律。“若真是要让自然做功,暂时不必着急就看见成效,要理性看待偶然出现的惊喜事件。对自然,保持谦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