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30岁粤企的新“船奇”

这家民营船企抗击风浪,近几年依然保持稳健盈利有何秘诀?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4月10日        版次:A05    栏目:高质量发展 一个都不能少“我是钟小威”    作者:王丹阳 孙晶

     凯力建造的西江广东段首艘LNG加注船 受访者提供

     凯力船艇董事长钟永强 李志文 摄

     珠江第一艘仿古300客位新能源观光游览船“珠水百年” 受访者提供

  

  策划:吴江 

  统筹:孙晶 刘佳宁 李卉

  

  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际上,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高质量发展”就被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上,并被反复强调。

  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开启,意味着从此前更多关注“有没有”,要转变到更多聚焦“好不好”,无疑是个巨大的转变。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质量发展的实现,依赖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的努力,必须集合众人的智慧,覆盖每一个领域、汇聚每一类企业。各行各业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关系到“高质量发展”这个宏伟蓝图,如何变为美丽的实景图。而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也必将惠及每一个人。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无论从哪个意义上来说,高质量发展,一个都不能少。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5200万户。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对于这一庞大的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拥有“小而美”独特优势的中小微企业,与民营经济高度重叠,是保市场主体的重要对象,是保就业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历经市场重重洗礼,一些中小微企业规模虽不大,却能在行业细分领域默默耕耘、精益求精,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成为“隐形冠军”。无论从地位作用还是实际贡献来看,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样举足轻重。

  今年年初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不久,广东各地陆续擂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鼓。3月2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公开发布《广东省激发企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共59条具体政策举措,为中小微提供了全方位的优惠和扶持政策。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可以预见,高质量发展绝非坦途,千行百业如何攻坚克难,如何奋楫争先,值得时代书写记录。为此,羊城晚报今起推出《高质量发展 一个都不能少——“我是钟小威”》系列报道,紧追广东中小微企业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创新不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进行深入报道,敬请垂注。

  (李卉 孙晶)

  

  羊城晚报记者 王丹阳 孙晶

  

  广州,因水而生、依水而兴、向海图强。尤其是珠江两岸,从白鹅潭到广州塔,景色美不胜收。

  夜游珠江,更是在2023年春天,成了法国总统马克龙、特斯拉和推特CEO马斯克的母亲梅耶·马斯克等为之点赞的羊城限定美景。

  明月之下,珠水流金。江上游船,如银河繁星,熠熠生辉,让人流连忘返。但不为大众所知的是,珠江上有30多艘游船,包括为人熟悉的流动文化名片“粤剧红船”、珠江第一艘电动液压纯电帆船“珠江公主”、珠江第一艘仿古300客位新能源观光游览船“珠水百年”等都出自同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凯力船艇股份公司。

  作为一家创立30年、有员工1000多人的中型民营企业,凯力船艇如何在全球“船市”低迷中寻找生存秘诀?如何在资金紧缺的困境中坚持创新筑牢“护城河”?如何在近几年的游船消费低谷中依然获得盈利?羊城晚报记者连日来进行了深入探访。

  

  “船二代”创业低谷时股东抵押房产筹资

  

  从广州金融城驱车约30分钟,就来到位于东莞麻涌镇的广东凯力船艇股份有限公司。这里北邻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近新沙港,水陆交通便利。

  还没进入厂区,最先映入来访者眼帘的就是一句话:“凯力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凯力是造万吨巨轮的地方”。

  广东凯力船艇股份公司董事长钟永强自豪地说,早在1993年,凯力创建之初就立志成为设计建造世界一流船艇的企业。

  对于创业,钟永强说自己是不折不扣的“船二代”。“父亲是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造船系的高材生,后来成为文冲造船厂的高级工程师。从小父亲就给我经常讲造船的故事,认为造船对国家有前途,让我对造船有着‘情怀基因’。”

  “我们一家所学的专业在中国基本能凑够建造一条船”,钟永强笑着解释说:“父亲是学船体专业,他自己学的是机械设计,二弟学轮机,三弟学无线电,四弟学制冷空调。刚好父子兄弟五人每人都从事一个专业,比较凑巧,也是机遇。由此,民营企业凯力成立。”

  但钟永强坦言:“造船是比较苦和累的行业,有好多时候特别难熬,曾经一度不想干了。尤其在订单少,人员要发工资,材料设备要支付的‘行业寒冬’。”

  “那时候我们到处筹措资金,我只能把自己的房子拿出来抵押贷款。”钟永强的坚持让股东们内心也燃起了希望。

  “我们那时候就是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好,几个股东都抵押了房子。”广东凯力船艇股份公司行政总监和财务总监韩月群告诉记者,“那时候,我们因为是船企,全球船市低迷,很难从银行贷到款。大家只能千方百计自筹资金。我每天也是很忧虑,压力大得睡不着觉。”韩月群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部分资金来自于抵押了股东的房产。”

  穿越“行业低谷”靠的是坚持。

  “一想到有这么多的员工,管理层也曾经付出很多的努力进行开拓,我们也不甘心。责任和不甘心,让凯力坚持下来,下定决心要把袖子撸起来,加油干扎实干。”钟永强说。

  如今30年过去,凯力已发展成为广东省高端船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地区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和修理基地。

  凯力合计占地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拥有造船、海工装备、科技三大基地,分别位于东莞麻涌镇、中山神湾镇、广州黄埔。

  奔腾的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也是岭南文化的摇篮。钟永强是“喝着珠江水长大”的广州人,他说仅在珠江上,就有30多艘游船出自凯力之手。

  以广州人熟悉的“粤剧红船”为例,作为流动剧场,该船建成骑楼的样式,下层有西关大屋,上层有五彩的满洲窗,船体上融汇了爱群大厦、陈家祠、佛山祖庙等岭南建筑风格,独具广府特色。

  

  创新是逼出来的,“专精”新能源带来生机

  

  从珠江继续展望,西江之上,绿意盎然。

  就在一个月前,广东省重点项目、广东省首批LNG(液化天然气)船舶加注站示范项目之一“西江绿能号”LNG加注船举行交船仪式。

  这是凯力建造的第二艘绿色能源LNG加注船。

  作为广东省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示范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西江绿能号”LNG加注趸船主要为航行于西江的船舶提供加注液化天然气服务,是中国船级社入级船舶,满足绿色船舶要求。

  实际上,早在2014年,广东凯力船艇就率先建造交付了国内首艘标准化LNG加注趸船“西江新奥01号”。此后该船在广西梧州投入使用,成为交通运输部珠江水系西江干线LNG应用示范项目首座水上加气站,实现西江水运行业LNG清洁能源应用零的突破。由此,凯力船艇成为绿色环保珠江的先行者。

  如今回看,凯力先行于行业,专注新能源船舶也是来自“寒冬”与“低谷”里的创新。

  “为什么能自主创新,为什么要有创新?都是逼出来的。企业要生存,没有订单是不行的。”钟永强说。

  大约从2015年到2018年,随着全球航运业和造船业陷入低迷,中国造船业进入“寒冬”,订单少、融资难、产能闲置等问题不断“折磨”着造船企业。包括凯力的一些合作单位也面临订单量不足之困。

  但是在凛冬来临前,2013年,一个偶然机会,让民营企业凯力专注了一个新市场——新能源。

  当时,国内首艘标准化LNG加注趸船“西江新奥01号”的船东代表在考察了广东、浙江、江苏多个船厂后,决定把订单给了凯力。

  钟永强回忆,接到订单后,凯力上下所有人不负重托,无论从时间、节点到质量管控,一年后的2014年就完成并通过验收评估。也是从那时开始,他知道国家在新能源的领域未来一定是要加大推进。包括广州人的母亲河珠江、西江都因此迎来发展,凯力在新能源布局迈出了第一步。

  “在最难熬的时候,凯力有了一些基础,提前做准备,所以企业还是倒不了。”钟永强说能只有紧紧抓住国家政策,做一些前瞻性的布局,企业才有今天的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因此,凯力近几年还依然实现了盈利”。

  如今,绿色节能环保将逐步成为船舶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凯力也正开拓新能源业务市场,布局新能源全产业链的重点项目。

  去年10月,由凯力船艇建造的380客位新能源纯电动力游览船“广游19”交付。这是凯力继160客位电动液压纯电帆船“珠江公主”、300客位新能源观光游览船“珠水百年”交船后,为绿色珠江游而建造的第三艘新能源纯电游览船。

  

  企业高质量发展也是员工高质量发展

  

  海南三亚,蜈支洲岛,水清沙白、碧波绿岸,海水最高能见度达27米。在这里,由凯力船艇建造的,目前世界海上旅游装备处于领先的“趣玩水视界”已开启投入使用。

  一周前,从三亚回来的凯力船艇常务副总经理吴延光高兴地说,坐在自己制造的船上,不用潜水即可探索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在传统五一假期前的淡季,这艘“新奇特”游船仍客流如潮。

  作为集海上娱乐、海底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新型观光游览船,“趣玩水视界”是一艘世界领先的纯铝合金半潜观光船,最大载客50人。游客可通过船底全透明窗户近距离观赏海底珊瑚、热带鱼和海龟等海底生物。

  “这艘船是凯力在新材料的应用典范,也在中国造船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了突破。”钟永强说。未来,该船还可适用于世界上大部分海岛旅游场景。

  钟永强说:“没有高质量发展意识,没有创新意识,凯力走不出寒冬,也造不出希望。”

  要想出类拔萃地走出来,仅凭信心是不够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在不少船厂订单难求的情况下,凯力主营业务能够维持稳定持续的增长,并取得良好的回报,一个重要支撑就是——高质量发展模式。

  他认为:“高质量发展,一是从技术层面,对新能源新材料的升级。二是从行业发展,江上的运沙、运煤用柴油的船,要升级为清洁能源,让空气没有污染,让空气更新鲜。最后就是一定要把每天的工作做好,人人有事就做,事事有人管,这也是高质量发展。”

  早在三年前,凯力就召开高质量发展会,专门召集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专题开会,强调提升工作质量。

  凯力的一条工作准则是:认真、快、坚守承诺。

  “具体到每一个人一个岗位,我们不能够整天喊发展,要把发展做起来,不断提升每时每刻的工作,是对高质量发展的最好的支持。”他解释说,质量和创新就是凯力船艇的生命线,是市场竞争的核心,质量和创新造就了凯力船艇的品牌。因此凯力要努力满足最终用户需求,切实提升产品质量。

  “把每天的工作尽量做好,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钟永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