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挖呀挖呀挖” 带火的奥尔夫音乐是什么?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5月10日        版次:A12    栏目:    作者:崔文灿

  

  羊城晚报记者 崔文灿

  

  “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近期网络上走红的《花园种花》掀起全民“挖呀挖”的热潮,视频当事人、幼师黄老师表示,希望能通过这首歌让大众了解、欣赏奥尔夫音乐。一时间,奥尔夫音乐,这门学前教育领域的课程闯入公众视野。

  对于大众来说,奥尔夫音乐尚属于陌生领域,但对幼教从业者来说,不可不谓之经典。这个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学法强调全面、整体的音乐体验,以“原本性”为核心教学理念,强调以节奏为基石和语言、动作、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多元化的,人人参与的教学形式,是每个人都能学会和体验的、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音乐教学形式。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师曾理志表示,奥尔夫音乐教学强调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表演者可以边演唱边律动,还可以边用乐器进行简单的音乐创编演奏。它强调音乐不仅仅是旋律与节奏,而是综合性艺术,通过调动学生不同感官,使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它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其出发点是孩子,让音乐成为孩子发挥想象、学会肢体表达的重要途径。

  “这种教育理念下,幼儿的感知能力、音乐领悟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创造力等都能够得到发展,有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而言,将游戏与音乐相结合,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解放孩子们爱玩的天性,能够很好地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节奏与律动。”曾理志认为,《花园种花》之所以能够走红网络,体现了幼师对教育创新的追求。

  记者获悉,作为培养幼儿师资和艺术类人才的中职学校,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就专门开辟了一间奥尔夫音乐教室,作教学之用。和普通教室不同,这间奥尔夫音乐教室内并无排列课桌、座位,而是更像一处舞蹈教室——拥有宽敞的活动空间,方便学生体验音乐、创编音乐、参加活动。曾理志告诉记者,学生入学第二年开始,拥有两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学生们将先通过活动去体验音乐元素、学习音乐创编,再接触音乐理论,“音乐教育最本质的还是要学音乐,并以音乐为媒介和载体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