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应该坚持的四大原则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5月16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贾茹

  

  □贾茹 (作者是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强化国家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显著提升创新能力”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创新体系高质量推进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国家创新体系是在国家范围内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且高效配置的系统工程,并形成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主要表现为在促进知识与技术的开发、应用、扩散与升级等过程中,不断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治理水平,以实现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动态系统。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涵盖了区域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和个体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制定政策、采取行动,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目标协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多重目标,这就要求国家创新体系需要坚持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目标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研究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首先,坚持以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动力不足,须依靠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双目标”,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冲击的情境下,互联网经济在对冲疫情不利影响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数字社会技术,拓展数字消费、网络教育、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将会形成发展新优势。其次,坚持以创新为社会公平提供新契机。经济越发展,公平越重要。虽然,党和政府通过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举措,提升了社会公平程度,但是城乡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依然存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农村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产值、农村产业组织创新加速产业融合等案例,为缩短城乡差距、迈向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契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既使公众在信息获得、权益保障上的公平感大幅增强,也为以创新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再次,以创新为绿色发展开拓新路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变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是“十四五”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生态、高效、安全、智能的现代农业技术、制造业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态环保技术等,以绿色发展引领产业升级、乡村振兴、能源革命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才能为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保驾护航。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只有“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才能科学有效地解决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在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提升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公共治理水平,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既做“减法”又做“加法”,一方面,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和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诸如削减不必要的涉企行政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税降费、破除地方保护等,降低企业创新的生产经营成本、扩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紧扣“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主线,供给创新政策、增加创新服务、助推创新过程、凝聚创新资源,诸如构建普惠性的、以需求侧和环境面为主的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增加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和公益性事业营造的创新投入,搭建科技资源、科技数据、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开放式平台,推动知识产权权属改革与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等,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

  三是坚持企业主体。企业在集成创新要素、研发创新技术并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1月,我国已有市场主体1.7亿户,其中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必须明确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必须“搭好台”,让主角“唱好戏”,尊重市场规律,做好科技公共服务,给予企业创新最大支持。政府可利用财政激励、政府采购、人才培养、中介服务等多种政策工具,一方面鼓励企业增加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尤其是调动国有企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致力于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和高技术研究,解决发展主动权受制于人的窘境;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竞争性领域和颠覆性技术上的创新效能,增强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推动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果转化不单是技术问题,而是涉及需求、研发、扩散、应用、更新的系统性问题,营造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尤为重要,立足顾客需求确立研发方向、改进科研项目评估管理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发挥科技服务的桥梁纽带作用势在必行。

  四是坚持多元参与。创新具有高成本、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的系统工程,单凭任一创新主体与创新行为难以实现创新能力整体性提升,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社会中介组织、银行等要协同作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要有机统一。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一方面需要明确各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的服务创新体系、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创新体系,健全分类精准制定支持措施,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另一方面需要统筹各创新主体在创新系统中相互作用,做到紧密联系、良性互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市场规律为导向,支持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建技术创新联盟,统筹协调知识产权、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国际合作、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市场准入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青年项目“分配正义的理念与制度创新”(项目批准号:GD20YZZ0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