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南方有佳果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5月18日        版次:A10    栏目:    作者:秦岭雪

  □秦岭雪[香港]

  

  檨仔

  

  小满之后,天气热了。想起两种小食。

  先是芒果上市。泉南人称芒果为“檨suan仔”。泉州郊区的名品叫“杏埔檨”,小小个,猪腰形,似吕宋芒;果肉丰富细腻,有一种很特别的芳香,与越南、印尼及我国台湾地区所产之大而极甜迥异。

  我居住的大楼有几家侨眷,都不缺零用钱。每年六七月,卖“檨仔”的阿叔应时而至。黑色裤褂、戴草帽、矮个子,挑着两个箩筐。一头是果品,绿中泛黄;一头是清水、瓷碟、竹签。午后二三点,午睡刚醒,喝过铁观音,正是可以吃点新鲜水果的时光。阿叔称了几个“檨仔”,洗了手,很敏捷地批了果皮,用一把很玲珑、很锋利、已磨损成半月形的小刀切成条状,装在很雅洁的瓷碟里,加几滴酱油,插两支竹签,端了进来。其时,口齿正清爽,舌底生津,掇一句古文,叫作“适逢其欲”。那种糯、香、甜中带咸的滋味很自然就融入味蕾,成为日久相思的根芽。食芒果点酱油是闽南人独得之秘,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

  

  荔枝

  

  历史上最有名的水果应该就是荔枝了。唐有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宋有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广东荔枝的早熟品种就叫“妃子笑”。我常纳闷,怎么没有“岭南人”呢?更加煊赫的品牌是“增城挂绿”。果身有一条绿痕,滋味醇厚,的确不俗。四川、广西也产荔枝,但我没有品尝过。

  每年蝉鸣时节,令我怀想不已的是潮州五娘绣楼上投下来的那串耀眼的、甜到入心入肺的佳果。因为这正好撞到咱泉南人怀里。

  请看泉州梨园戏《陈三五娘》这一幕:陈三拍马经过楼西,五娘投下手帕荔枝。

  陈三唱:荔枝手帕,寄许深意,未知何日,未知何日得全佳期。

  这是收获了爱情。

  接下去,五娘唱:心慌忙,如在梦里。细思量,无限羞意。

  (接唱:一场好事真巧奇,有缘哪怕隔在千万里。)春啊!你莫得乱猜阮心意。

  无限美妙的瞬间,春心萌动,人性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篱。

  比起杜牧刀锋般的尖刻犀利,比起苏东坡的失意与旷达,《陈三五娘》所倾诉的是那个时代革命性的启示。

  潮州也盛产“妃子笑”与“糯米糍”,与宝安、东莞一带无异。“糯米糍”,个小、浑圆、皮薄、核小,汁液丰富,果肉软糯香甜。这是南粤名品,不知五娘投下的是不是“糯米糍”?

  泉州城本地并不盛产荔枝。邻近的永春、莆田均有佳品。漳浦最大宗,有大片的荔枝林,且质优。20世纪60年代,舅父出差漳浦,买了一麻袋“黑叶”背到泉城送大姐,斯时没有冰箱,老舅教以一法:清水加盐浸泡,放入床底,可保鲜数天。全家吃个不亦乐乎。但自此,我对荔枝再无惊艳之感。

  最难忘的还是南安乡下祖厝前后那几棵老树,结果稀疏且高不可及,总盼望小叔兴至爬上树摘几个分享。荔红时节,艳阳下知了拉长声音吟唱,野草茂盛,各种瓜类开了花,浅白淡黄,清风徐来……

  

  龙眼

  

  常对广东的朋友说,论荔枝,你们胜一筹,盖因地气暖也。说到龙眼,贵乡就得退避三舍了。

  粤省名品叫“石硖龙眼”,还有大宗出口的泰国龙眼,在我看来,皆平平无奇。吾乡“东璧”,堪称世界第一。

  灰色的外壳,略硬而有斑点,外观独一无二,一看惊为天人。剥开,一种微妙果香萦绕鼻端。果肉干爽,并无汁液流淌,所有玉液皆深藏内敛,犹如道行高明的大德,静待俗众叩问。老枞就在开元寺内,到底从何而来,又如何落在这桑莲法界?令人无限遐思。

  现在市场供应的皆属嫁接移种,祖脉虽一而分枝各异,略无老树风味。

  旧城老宅有不少百年老树,老干虬枝,肌体皴裂,锈迹斑斑,蚂蚁在上面筑巢。每年夏季仍开着淡黄的小花,仍有许多小蜜蜂蹭着花朵儿。余有句云:“龙眼花开蜂振翅”。老树新花,生生不已,令人对丰硕的收成充满期待。

  龙眼熟了,已届酷暑。黄昏时,一家大小围坐井台上,打几桶水,摘十串八串泡在木盆里,洗净而食,清甜中带有凉气。此情此景与古诗中儿女灯前同样温馨。

  吾乡龙眼果期长,“十一”前后仍有挂果的。老屋井台边三株属晚熟品种,而且似乎随着树龄优化,愈见好味。前十数载小侄假期回乡,总不辞辛苦连枝带叶背一些来。佳节得享乡味,真是幸事。

  泉南人将龙眼分为两大类:“福眼”与“蕉眼”。“福眼”粒大肉厚,是烘制龙眼干营销五湖四海以至外洋的好材料。“蕉眼”个小,品种繁多,其味各胜。一般只有三五株,藏于深巷大宅。以前洪衙埕郑府就有几枞。肉脆而甜,核小而红,无以名之,就称为“红蕉”吧,别来也已五十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