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
牛过蓢古树公园 |
出品人:杜传贵 林海利 总策划:孙爱群 吴江 李艳文 刘佳宁 孙晶 策划/统筹:张爱丽 黄婷 程行欢 钟凌瀚 执行:陈泽云 胡彦 黄颖琳 许张超 杭莹 吴珊 庞倩影 蓝景然 彭勇 成家琪 郑泽宜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黄婷 胡彦 在东莞南城的水濂山森林公园赏桃花,在大岭山森林公园上一节萤火虫观赏自然教育课,或在银瓶山森林公园谢岗景区打卡城市最高峰,已经成为东莞市民的日常。森林公园作为东莞的生态地标,散落在不同的镇街,透着灵秀的生态之美,与国际制造业名城、“世界工厂”的硬朗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 记者近日获悉,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号角下,东莞将努力建设“绿屏环绕、绿核引领、绿廊支撑、绿点出彩”的高水平城乡一体湾区绿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东莞样板。 湿地绿动 昔日污染重灾区成为乡村游胜地 从广深高速麻涌出口驶出,经麻涌大道转入古梅路,只需十余分钟的车程,就能抵达东莞麻涌镇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麻涌镇已有800多年历史,镇内水网密布,作家陈残云的小说《香飘四季》在这里写就。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以自然和人文资源,如今已成为绿美东莞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一张新名片。 从2012年至今,华阳湖经历了从污染重灾区到国家级湿地公园的蝶变。麻涌镇农林水务局局长、镇林长办主任钟小玉介绍,在未进行环境整治前,华阳湖周边有100多家污染企业,河水发黑发臭;当地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养殖户养猪、养鹅,粪便污水直排河涌。 从2013年起,东莞市大力推进华阳湖环境综合整治,按“截污、清淤、活源、治堤、修复”的思路,打造兼具水利、生态、旅游功能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和4A景区。据统计,华阳湖共清淤165万立方米,在河泥上种植对污染物吸收能力强的开花水草70多万平方米,沿岸种植多彩树木3.6万棵,建成水上绿道35公里,建成湖面680多亩、占地2000多亩的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我们实施了景观提升工程,在保留具有水乡特色的大叶榕、小叶榕等本土树种之外,还沿湖打造了连片的彩色林带,种植了紫荆、凤凰木、桃花、蓝花楹、木棉等不同时节开花的植物。”钟小玉介绍。 如今,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珠三角重要的休闲度假胜地。麻涌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等环境提升措施,让镇内的绿道、水岸、村庄乃至工厂都成为旅游元素,打造出“古梅乡韵”、走进“香飘四季”等一系列乡村游项目。 林城相融 城市中心森林覆盖率达到44% 如果说麻涌展现了“留住乡愁”的绿美东莞景致,那地处东莞市中心的南城街道,则是森林城市“诗意栖居”的最佳写照。在南城街道,中心广场、水濂山森林公园、水濂湖公园、东莞植物园、元美公园与众多社区公园、街角公园串珠成链,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 作为城市化开发建设密度较高的辖区,南城街道如何达成森林覆盖率为44%的生态目标?南城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街道林长办主任洪婉仪介绍:“我们在元美公园、水濂山森林公园等较成熟的园林绿化公园的基础上,建成了市中心公园、南城市民花园、百花林公园等一批市政公园。” 同时,南城街道充分利用道路街头边角位、插花地、桥下空间等,建成众多口袋公园,构成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生态休闲空间。 接下来,南城街道将把水濂山石场生态修复工程提升为南城街道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项目。“项目南面是横岗水库,东面毗邻水濂山森林公园,距离东莞市中心15公里,交通也非常便捷。我们计划第一期工程投入4000多万元,主体工程于年内完成,打造生态修复与自然体验交融、场地记忆与地域特色共生的生态新地标。”洪婉仪表示。 散落在东莞市的森林公园,不仅是城市的生态屏障,更是人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天然教室。在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湾区自然学校,环湖自然径、丛林项目区、水上运动安全教学区、帐篷露营区、溪谷探索区都处在绿水青山的环抱之中。 “在自然教育中,孩子们会经历从简单认识动物植物,到深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再到主动呵护自然环境的阶段。”湾区自然学校主任杨帆表示,学校以自然教育课程与体验式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从听、学、看多种角度了解自然教育,还可以动手参与其中,在实践中提高对自然的接触与认知。 古树新生 国潮风拨动古村落新发展 东莞有不少低调的“宝藏”古村落,在茶山镇超朗村,就藏着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牛过蓢古村落。这里山清水秀,于2016年利用公益林修建成了牛过蓢古树公园,公益林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其中1.2万平方米古树群和6000平方米的竹林以半圆之势环抱古村落。 去年,超朗村书记、村级林长李锦荣为牛过蓢古村落的高山榕、细叶榕、朴树等共37棵古树换上新的“身份证”(古树保护牌),并进行建档立卡,建立“一树一册”档案。在近日的走访中,记者被一棵挺拔的古树所吸引,上前扫描“身份证”上的二维码,进入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一棵栽植于南宋后期的高山榕的前世今生一目了然,包括树种、位置、树龄等信息。 典雅古树与国潮之风擦出火花,为古村落带来了新商机和烟火气。今年5月中旬,在牛过蓢古树公园举办的第六届牛过蓢松糕风味节上,许多游客从大湾区各地慕名前来品尝松糕。 在不远处,长期无人居住的“空心屋”也不见了,变成如今由水上别墅、新中式餐厅、高档会议场所等组成的醉千年慢生活社区,并即将对外开放。而通过拍卖与改造,十余年无人问津的古建筑,变为吸纳了30多家企业分布的品牌营销基地。同时,古村落还成为不少大湾区的企业家、艺术家追随的膏腴之地。 “我们与深圳文交所签订协议,由深圳文交所授权企业深文融合、广东醉千年慢生活乡村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对牛过蓢古村统筹租赁开发,投资约3亿元,将牛过蓢片区打造成传统文化体验区、生态农场等生态旅游区。”茶山镇农林水务局、林长办主任叶锦湖介绍,牛过蓢片区活化成效明显,接下来将创建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 绿心搏动 东莞推动全民享绿走在前面 作为昔日的“世界工厂”、去年新晋的“双万”城市,对比其他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东莞有着特殊的生态基础,林地面积约600平方公里,虽然林地资源不算优裕,但在担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沉重使命的同时,东莞决心走出一条不一样的林业发展路径,保证绿美景观为民所共享。 早在2008年,东莞就已经圈出基本生态控制线,并较早将国有林场并入森林公园。这些自选动作既预防了城市建设的无序蔓延、挤占空间,也避免了国有林场因自收自支而过度砍伐。 多年的坚守让东莞逐渐回归鸟栖虫居的生态底色。2021年,樟木头林场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去年,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再度悠闲现身滨海湾。而今年,谢岗镇首次野外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刷新了东莞鸟类纪录。“野生动物的回归,是由于我们保护好了栖息地,也说明人们拒绝野味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起来了。”东莞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徐正球颇为感慨。 当前,东莞正努力打造“绿屏环绕、绿核引领、绿廊支撑、绿点出彩”的高水平城乡一体湾区绿心。“东莞的生态本底较为丰厚,在推动全民享绿方面,东莞走在前面。”徐正球以绿美东莞生态格局图向记者讲解道,“北边的东江水、南边连片的山形成环绕城市的生态廊道,这就是‘绿屏环绕’;同时要打造黄旗-同沙、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大生态‘绿核’;还要构建森林步道网络的‘绿廊支撑’,让居民走在路上就能享受生态建设成果;‘绿点出彩’则代表21座森林公园。” 目前,东莞市已正式出台绿美广东配套文件,为打造南粤“绿色引擎”拉动了加速条。截至5月12日,广东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43.8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提升79.13万亩。此外,广东将打造100个以上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今年每个市、县(市、区)、省属国有林场至少要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目前,全省启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180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进入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