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文艺创作分论坛现场 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摄 |
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沈婷婷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沈婷婷 林园 宋王群 李晓旭 郑明达 盛世兴文,星耀鹏城。6月8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继续精彩绽放,8个分论坛围绕“繁荣文艺创作”“数字出版前沿技术发展与应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人文湾区”等主题,聚集最强大脑,发出文化强音。与会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共话蓝图、共谋发展,为如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等建言献策。 赓续历史文脉 讲好文物故事 在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文明”“文化遗产”等话题展开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在演讲中提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2002年开始,至今经历了5个阶段。中华文明探源文明工程冲破了“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根据中国的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 针对“实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话题,王巍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中华文明、国家文明探源到各个区域研究当地的文化社会发展,这是非常好的现象,需要鼓励,祝愿岭南文明探源取得更好的成果。” “在中国,破坏文物本来就该坐牢。”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从事了30多年文物保护工作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均规定了破坏文物的刑事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以罚代刑,以罚了事。” 曹劲建议,尽快推动建立一套动态的文物普查和登录机制,在用好现有法律保护文物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要探索文物的活化利用,用更多方式讲好文物故事,让老百姓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建好人文湾区 促进人心相通 如何建设好“人文湾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在建设人文湾区分论坛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郑培凯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深受多元文化影响,关键是要利用其多元文化资源,融合发展出特色文化体系。 “各方共同发力,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融合发展才会有很好的前景。”郑培凯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可以秉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融合发展思路,由中央制定政策,各地围绕核心要求,根据本地的文化特色,制定不同的文化发展方案。 “用文化融合促进人心相通”“岭南的地域认同始终是与国家认同联系在一起的”……中山大学党委书记、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院长陈春声在现场金句频出。他表示,大湾区人同宗同言,一脉相承,岭南文化是粤港澳地区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这一根本特点从未改变,“我们应充分利用大湾区人群共享同一种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源,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融合,用文化融合促进人心相通,推动大湾区深度融合”。 “岭南文化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同人群交流、互动、融合的过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自然也会成为这个过程的延续。”陈春声表示。 走进人民生活 攀登文艺高峰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繁荣文艺创作分论坛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提到,新时代作家不仅要读好书架上的有字之书,更要读好生活这一无字大书,新时代文学要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文学的力量,根本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韩少功特别提到了人工智能在文艺创作方面的应用。“现在很多人工智能编造的假故事、小说、诗歌、音乐、美术等在‘野蛮敲门’,和人类竞争。”韩少功表示,作家一定要非常警觉,知道哪些问题存在风险,哪些方面要补救,哪些方面要奋斗,哪些地方要争取走出危局、走向坦途。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提到,此次分论坛的戏剧环节是在讨论“中国的戏剧如何确立自己的独立品格和风貌,中国戏剧如何能在世界戏剧的万绿丛中一枝独秀”。“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检验,各位艺术家不断归纳、总结、梳理,最终达成共同奋斗的方向。”郝戎说。 电视剧《人世间》导演李路也坦言,每一次选材都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人世间》小说出版时,网络平台上少有读者评价该作品,但他看到了梁晓声文字背后的力量。“还是应该沉浸下来,好好地深入生活,体察一下目前我们拍什么样的剧才能超越自己,超越过去。”李路说。 知多D 更多讨论—— 在促进文化贸易分论坛上,嘉宾们围绕文化贸易“从大到强:政策引领激发文化企业新动能”“从点到网:数智赋能培育文化出海新优势”等议题,提出真知灼见。 在共建互联网版权新生态分论坛上,嘉宾们着眼数字版权助力数字中国建设,立足全球共同面临的互联网环境下版权挑战与机遇,联合生态各方共同提出“互联网版权中国方案”。 在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知名演员陈道明、张颂文等演艺界代表作主旨发言。陈道明发表题为《出发前的再思考》演讲,张颂文就“演好戏拍好戏”话题讲述自己的亲身感受,以及对未来演艺的思考。 在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上,嘉宾提到,在当前国际舆论场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叙事主体在观念和方法上进行改革。 在数字出版前沿技术发展与应用分论坛上,有嘉宾表示,AI正逐渐变成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内容生产的每个环节发挥更大的作用。 更多观点——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保护和活化文物要尽快推动建立一套动态的文物普查和登录机制,让重要文物获得被国家法律保护的资格。 澳门理工大学名誉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科院原院长邵宗海:中华文化并不是抽象的概念,5000年来的文化一直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王东堂: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客观上要求促进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而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必将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全球生态部总裁康宁:文化数字化将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新引擎和新动力,华为云将以“构筑文化数字化云底座,一切皆服务”为理念,联合行业伙伴和开发者共同探索。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文学创作是作家的事,但文学视野是大家的事,只有用好机制把各方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多方联动,才能让种子长成大树,高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