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氧气稀薄的地方 道德感不该稀薄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6月10日        版次:A05    栏目:一周漫评    作者:赵亮晨

  

  上周被人们广为传颂的“为救人放弃登顶珠峰事件”,这周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后续。两位珠峰登山者在海拔8450米处救下一名遇险登山者,两人不但因此放弃了登顶,还向夏尔巴向导支付了1万美元的报酬。然而,被救的L女士在转危为安之后,却只愿意出4000美元费用,她因此被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一事件呈现在公众面前时,有着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有些可以清楚地给出定论,有些则可能还需要补充更多的信息作为判断依据。

  在距离世界之巅只有几百米之遥的地方救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义举和壮举。在空气稀薄、寸步难行的极限地带,资源极为有限,意外随时都会发生,因此有句名言这样说:“在海拔8000米以上,人们无法苛求道德的尺度。”珠峰今年春季登山季刚刚结束,据目前统计,已有12人死亡、另有5人失踪,是有记载以来最凶险的登山季之一。

  上述事件中两位中国登山者的举动,不但令普通人动容,对登山界同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那句登山名言被逐渐简化为“8000米以上无道德”,越来越多的登山者不再将极限环境中的救人视作一个“选项”,这令登山界很多人士感到忧虑。2006年5月,一位英国登山者在珠峰海拔8500米的地方昏死,40多人从他身边经过却没有停留,此事引发了包括世界首位成功登顶珠峰者希拉里爵士在内的很多人的批评,他们认为纵然在珠峰,道德标准或许可以有条件地降低,但不应该“滑坡”。

  虽然在珠峰上救人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难以预知的代价,但是具体到每一个需要救援的场景,路过者真的能放弃内心的纠结吗?尤其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真的有心无力,另一些人则具备救人的资源和能力。

  在氧气稀薄的地方,道德感不应该一起变得“稀薄”。从这个角度而言,两位中国登山者的救援举动,是一个正面的示范。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的另一起登山者放弃登顶选择营救一位马来西亚登山者的案例中,救援者同样来自中国。

  但是,这一事件的另一重“示范”意义,就值得商榷了。当获悉被救者只愿承担部分救援费时,不少人抨击其“忘恩负义”,有人讽刺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老赖诞生了”;还有人说,这是一次糟糕的示范,让大家以后更不敢救人了。

  这些指责当然是出于朴素的正义感,但它们所基于的部分事实,却不尽准确或不够充分。例如,微信群聊里说到L女士是私自登珠峰,私域并不严谨的表述被他人传播到公域,加深了外界对L女士的负面印象。而事实是,L女士原本和救援者属同一登山队,后因请不了假改而报名参加其他合规的登山团队,并非私自违规攀登。事件发酵迄今,当事人L女士及其登山团队尚未发声,这也令事情的拼图还不够完整。

  此外,“只愿付4000美元”还存在其他可能。尤其是L女士刚经历死里逃生,精神和情绪可能还需要时间恢复,才能更清晰完整地回忆事情的来龙去脉,对自己的获救做出更平静、更理性的回应,对救命恩人有更完整的表达和更合适的报偿。网友的急公好义之心可以理解,但在事实并不完整的情况下对她口诛笔伐,甚至有一部分上升到网暴的程度,绝不可取。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武汉那位在校园里遭遇车祸身亡的男孩,他的妈妈也在最近离世,她生前承受的网暴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相比起这位妈妈所遭遇的毋庸置疑的网暴,针对L女士的很多言论并非出于明显的恶意,相反是以“道义”之名,但对当事人构成的刺激和伤害,却同样可以归入网暴之列。这一类的网暴并不鲜见,但更不容易被人察觉,甚至连网暴者自己都可能意识不到。

  两位救人英雄也在呼吁“此事就此结束”,对获救者示以包容,这也和他们救人生命于危难的初衷相符。网暴可以休矣,但这一事件,我个人还期待着事件更多方、更完整的呈现,救人者和被救者能有更充分的沟通交流,让善意得到应有的传递和回馈,让误解和分歧消弭于无形,从而留住这一极限救援案例的动人底色和示范意义。

  赵亮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