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雪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大智若愚”指有智慧有才能的人,看起来好像很愚笨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智慧的人极有涵养,不露锋芒,当然是为了保全自己。反过来,那些智力不够的人就需要装做聪明的样子,因此才会出现“大愚若智”的现象:但问题是掩盖愚蠢往往要费更大的力气和技巧,而这是愚蠢之人所不具备的。因此德文中才有这样的说法:以为别人是愚蠢的人才是傻瓜。作家高阳(1922-1992)在谈到明初与建文帝共谋削夺藩王权的黄子澄(1350-1402)时写道:“庸才而不自知其为庸,而又喜欢有表现的,每每把天下的人看得都不如自己聪明。” 这也让我想起朱熹所强调的十六个字:“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即便是像朱熹这样绝顶聪明者,也不断告诫自己和他人要“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苏轼在《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中给欧阳修写信,赞扬其高洁的情操风范,提到“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这两者不仅对于个人,即便对于国家也是如此。 刘基在《郁离子》中说:“智而能愚,则天下之智莫加焉。”他是说,一个人如果既有智慧,又单纯的话,那么这才是最大的智慧。因此,不要怕人笑你傻,真正要提防的是别人恭维你聪明,而实际上你没有那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