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城晚报记者 程行欢 李志文 越来越多的工厂以“碳中和”为重要目标。不久前,达能脉动宣布旗下全部生产工厂率先实现碳中和。这也意味着,消费者拧开的每一瓶脉动饮料,均来自于碳中和工厂。 在宣布这一消息的达能湖北武汉工厂现场,达能中国饮料总经理高月秋举起的达能饮料瓶盖上,多了一个弯弯的笑脸,笑脸下面还刻了一行“来自碳中和工厂”的小字。记者注意到,从2003年开始,达能就已经在国内开启了节能降碳的步伐,这意味着,这家跨国饮料巨头在逐绿这条路上,已有了20年的探索。 碳中和工厂长啥样? 什么是碳中和工厂?简单来说,就是一家工厂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方式以及购买碳汇等形式“消化”掉。 达能脉动在中国一共有6家工厂。为何在达能武汉工厂宣布这一个消息,可能与这家工厂的“绿色”基因有关。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秋,生产脉动饮料的湖北达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就在工信部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中,获得了“绿色工厂”认证,又在2022年率先实现了碳中和,成为碳中和工厂。 在实现碳中和的路上,这家工厂所做的工作包括“持续节能增效”“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废弃物零填埋”“工厂内的生态小循环”等。2020年,这家工厂还是国内第一家获得TUV莱茵废弃物零填埋管理体系三星认证的工厂,这是该认证里最高的级别。 在达能武汉工厂,废水处理后的水可达国家的饮用水标准,部分用于工厂里作清洁辅助的用水,同时浇灌工厂打造的生态花园。达能也将这部分再生水免费供给作为市政的清洁用水和绿化浇灌用水。 2022年,脉动武汉、邛崃工厂率先实现碳中和,成为中国饮料行业首两家碳中和工厂。 关于成本与产出的经济账 通过脉动武汉工厂,我们再捋一下达能在中国实现生产环节碳中和的路径。 记者了解到,从2003年开始,达能就已在国内开启节能降碳步伐,并于2008年采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2017年,脉动光伏发电项目上线,目前年发电量可供超4500个家庭用电一年;2021年,通过将标签换成更环保的PETg材料,实现100%全瓶可回收。截至2022年,脉动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66.3%,相比诞生之初,单瓶能耗下降 72.2%,生产环节碳排放强度降低九成以上。 通过提高能效、使用清洁能源、优化物流等措施,脉动不断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例如,在武汉和邛崃的两家脉动工厂,分别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生物质锅炉,使工厂100%使用可再生能源。2022年,经SGS公司ISO14064碳盘查确认,脉动碳排放仅有9312吨,对比2004年减少了18万吨,相当于1000万余棵梭梭树的固碳量。并按PASS2060标准对该剩余排放量执行碳抵消后,所有脉动生产工厂获得碳中和认证。 对于企业来说,拥有超前的减碳理念并提前多年布局,是否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对此,脉动方面透露,在过去几年,虽然公司在减碳领域一直投入,但通过精益的生产成本控制和技术迭代,依旧保持着较有竞争力的利润水平,这使得其能够持续投入。 达能中国饮料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些减碳行为是一举多得的。例如,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减少了常规电力的消耗;在制作工艺的过程当中减少石化能源的消耗,也能节约一些成本。 此外,这并不是一个短期的经济账:“一些技术的投入,在今天看来并没有产生直接的经济回报,例如,投资的LanzaTech碳捕捉技术,预计5年内都是单方面的投入,这项全球最新的技术,还没有达到商业运营的地步。但随着规模的增加,成本一定会降下来。如果这是社会共同努力的趋势,那么相信我们,前期的投入在未来一定会有回报。” 带动全产业链减碳“动起来” 仅仅是自身达成碳中和,只算是“独善其身”,让整个供应链“动起来”,才具备更广阔层面的意义。为了达成全价值链碳中和的目标,脉动还携手上下游近百家供应商,包括知名企业中粮、嘉吉、紫江企业等,共同发起“同护地球”减碳倡议,承诺于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净零碳排放”。倡议还得到了来自迪卡侬、阿里巴巴、超级猩猩、罗森、大润发等渠道合作伙伴的支持。 记者注意到,仅在精简包装材料的使用量上,达能就从瓶盖瓶口、瓶身瓶底的设计,到标签和纸箱,提出了很多技术上的优化与改善要求,以减塑降碳。这一切,都对上游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很多饮料瓶虽然瓶身标明可回收,并不包括瓶子上的PVC材料标签。”达能相关负责人表示,脉动的标签已经改成了100%可回收的PETg,但最初这个改造需要增加相当的成本。因此,达能与上游供应商一起研发的目标,是要将膜做到足够薄,从而控制综合成本,减少原料消耗。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把控和技术提升,才一起带动了行业全产业链在节能减排上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