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别人眼中的“左撇子”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6月18日        版次:A08    栏目:拒绝流行    作者:曹林

    

  

  曹林 北京时事评论员

  

  朋友里没几个“左撇子”,可能说明你社交太封闭!我就有好几个左撇子朋友,虽然经常夸他们“具有先天优势,出手更敏捷,空间形象能力更强”,但吃饭时真不敢坐他们左边,害怕手打架。他们常常抱怨“右手社会”对他们太不友好,开车挂挡、地铁刷卡、日常握手,都是让他们尴尬和不便的时刻。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一个链接,他兴奋地发现,淘宝618竟然为“左撇子”设立了专门会场,左手用的剪刀、吉他、笛子、腕表、镰刀、餐具、文具、开瓶器、鼠标、键盘、自行车、扑克……搜索“左撇子商品有哪些”,真是琳琅满目。

  他开玩笑说,感谢也能方便我们“左撇子”剁手,享受剁手快乐。——我明白他说的意思,麦克卢汉说,媒介延伸了我们的肢体,不能只是延伸右手,也应该延伸左手。

  海内何妨存异己,人间难得是知音,这个左撇子会场,首先带来的倒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一种珍贵的看见。1亿人的隐秘需求,在这里被看见了。在这里,不会被当成异类去凝视,不用有被纠偏支配的痛苦感。我讲到“评论语感”时,常会跟学生讲这四个词所代表的区分强度:选择、偏好、偏见、歧视。——一个多元而包容的社区,会时时让人感到,自己某种不一样的需求,被当成“选择”和“偏好”去对待,各美其美;而一个不友好的封闭的圈层,则时时会让人担心,自己某种需求会受到“偏见”和“歧视”的压迫感,被排他和驱逐。尊重左撇子的便利需求,包含着这样的温柔目光:这就是一种选择和偏好,生活习惯,顺手,没什么高低差异之分。

  前段时间跟学生们讨论“大学校园应不应该封闭”的问题,这所顶尖名校实行进校预约制,外人可以找校内学生预约。按理说,学生是受益者,应该支持校园封闭,但不少学生都反对封闭。一个学生说,对于进我们学校,别人是外人;但几年我毕业后,我就成学校的外人了;对于本校,我是自己人,但对于隔壁另一所大学,我就成被墙隔离的外人了。——特别感动于学生们的这种换位思维,换一种场景,我们就成了“外人”。总有某些时候,我们会成为“少数人”。我喜欢这句话: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你我可能不是左撇子,但可能是花生过敏者,可能特别害怕别人听来微不足道的噪音,可能穿的鞋是特大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