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煨毒的词汇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6月18日        版次:A08    栏目:昙花的话    作者:尤今

    

  

  尤今 新加坡作家  

  

  “明明”这个词汇,煨有剧毒。

  年轻的阿丽,驾着车子到住家附近的超市购物,依照惯例把车子停泊在多层停车场。两个小时后,我接到她的电话,声音里有火灼般的焦灼:“我的车子不见了!我想是失窃了,我该报警吗?”车子在光天化日下失窃?这样的事,在新加坡,是绝无仅有的。我说:“停车场有六层,你每一层都仔细找过了吗?”她说:“我每一次都把车子停在第三层,我已经在这一层绕了不知多少圈了,硬是找不到。”我说:“你去其他的楼层找找啊!”可她一再地说:“我明明是停在第三层的……”我坚持地说:“你每一层都去找找,找不到,再想办法。”少顷,又来电,声音带着笑意:“找到了,在第五层。奇怪,我明明是停在第三层的呀!”

  中年的阿素,火急火燎地拨电话给我,怀疑新来的帮佣偷了她的钻石手表。她说:“我明明是放在梳妆台的呀,竟然不翼而飞!”她审问帮佣无果,生气地辞退了她。事后,在书房的抽屉里找到了手表,懊恼而又难过。

  “明明”这个煨毒的词汇,有着被记忆蒙蔽的懵懂糊涂、有着自以为是的顽固执拗;它扭曲了多少真相、也使多少人蒙受不白之冤。

  事情发生后,如果能够换个角度来思考,不要强悍地说“明明”,而冷静地说“也许”,事情便有了转圜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