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区带有挡风板的“捕风器”(左)以及公元前2世纪的壁画上发现的室内喷泉(右) 资料图片 |
含凉殿(左)与圆明园四十景之水木明瑟(右) 资料图片 |
□杨子旭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热浪、干旱和极端天气现象越来越频繁,现代人简直难以想象没有空调的日子。但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人们是怎么应对炎热天气的? 你有没有观察过,现代人用的空调扇跟空调并不一样,它采用的多是一种喷雾降温,其原理就是所谓的蒸发冷却。而古代人就有类似的制冷装置,比如“自雨亭”“含凉殿”等。 蒸发水分冷却空气 蒸发冷却是一种通过水的蒸发来冷却空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水会吸收空气的热量而蒸发,从而冷却空气。 空气越干燥,其容纳水分的能力便越强,温度越高的空气,越容易将水分迅速蒸发。所以,如果采用温度更低的自来水或井水喷洒到空气中,降温效果也会更佳。这就是空调扇的工作原理。在高温干燥环境下,采用空调扇来冷却空气,的确比采用空调器降温要少消耗更多的电能,更能达到节能目的。 但是空气中能够容纳的水分含量是有限的,在到达极限后,如果再增加水分,水分便不会被蒸发,只会以液态水的形式呈现。因此,蒸发冷却能够令空气出现的低温程度便会受到限制,不可能制取更低温度的空气,这又是空调扇的缺点所在。 古人设计的“捕风器” 数千年前,古埃及和波斯地区,人们便以屋顶风井设计成“捕风器”的形式,形成了一种蒸发冷却模式,来调整室内温度。“捕风器”通常设置在逆风处,空气沿风井向下流动进入楼内的喷泉处,然后把冷却的空气送入室内,就实现了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 中国古代也有蒸发冷却调节室内温度的记录。比如,汉朝发明家丁缓发明了七轮扇。“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西京杂记》卷一)”,后世用水力驱动它,并将水流引入到空气流动的位置,不仅提供了动力,还利用蒸发冷却的原理来降低空气温度,让人们感觉“泠泠瑟瑟,非丝非竹,天籁遥闻(乾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类似的还有“自雨亭”“含凉殿”。刘禹锡的《刘驸马水亭避暑》诗中云:“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形容的就是将冷水从屋子房檐四周洒下,形成水晶帘一样的水帘,从而起到避暑降温的效果。 在古代,利用蒸发冷却原理避暑纳凉、清凉一夏,往往是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到的服务。但这种蒸发冷却的方式却一直沿用至今,作为一种非常简单的通风降温方式,转变为一种节能、绿色环保的降温技术。 蒸发冷却技术应用广泛更节能 在西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很多工业建筑都在使用蒸发冷却降温空气系统,甚至完全可以替代机械制冷空调系统。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其实也可以利用露点蒸发冷却实现制冷,从而改善部分车间的工作环境。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通信机房和数据中心需要全年不间断运行,能耗也在持续增加。在冬季或过渡季节利用蒸发冷却技术,结合夏季间接蒸发冷却预冷的做法,可大幅降低这些区域的全年运行能耗。 蒸发冷却也可在家用空调上发挥大作用。除了前面提到的空调扇,蒸发冷却其实也可以和新型家用空调技术相结合,实现更节能的制冷效果。 在2021年举办的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中,中国团队曾提出“集成蒸发冷却和太阳能光伏的先进蒸气压缩制冷技术”的空调器方案,便是将蒸发冷却技术、太阳能光伏和高效制冷系统有机结合,实现空调器的高效节能和室内温湿度的精确控制。当时该团队便因此从2100多支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当年的冠军。该技术应用蒸发冷却将干燥的空气作为室内环境的调控手段,结合气候适应的通风控制技术,实现了通风、降温、除湿功能,开辟了空调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蒸发冷却这种有着数千年应用历史的技术,应该还有可不断挖掘的潜能,它与新型技术相结合,还将产生持续、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和节能潜力,从而为全球节能减排、低碳转型贡献更多智慧、方案和力量。 (来源 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