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总额已超6万亿元,同比增长8.2%

广州国资已成最强地方国资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7月18日        版次:A09    栏目:数据眼    作者:陈泽云、邹滨燕

    

    

  

  文/表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实习生 邹滨燕 

  

  提起“地方国资委”,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深圳国资委和合肥国资委。过去几年,深圳国资“接盘”荣耀,合肥国资“抄底”蔚来……地方国资主动出击,在风投圈和资本市场打响了名号。

  不过,你知道吗?真正的地方国资“第一城”其实是在广州!日前,在广州召开的“高质量发展·看国企”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广州地方国企资产总额已达到了6.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稳坐地市级(含副省级市)地方国资实力第一位置。当前,广州市国资委拥有控股上市公司(A+H)累计37家,其中,广钢气体有望成为广州国资上市公司板块的科创板第一股。

  

  资产总额连迈三个台阶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广州地方国企资产总额6.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

  从全国地级市(含副省级市)来看,截至2022年年末,深圳市属国资总额超过5万亿元,成都超过3万亿元,青岛、武汉、厦门超过2万亿元,大多数二线省会城市多集中于1万亿-2万亿元。

  广州以较大优势领先于深圳、成都、武汉等城市,跻身地市级(含副省级市)地方国资实力“第一城”之位。

  实际上,低调的广州国资已连续多年坐稳了地方国资“第一城”之位,且资产总额连年攀升。

  早在2019年年末,广州市、区两级国企资产总额就首次突破4万亿元,资产规模跻身副省级城市第一。2019年-2022年,广州国企资产总额相继迈上4万亿元、5万亿元、6万亿元台阶,坐稳地级市的头把交椅。

  除了规模的增长,广州市属国资的其他经济指标也显现出企稳回升态势。今年,1-5月广州国资实现营业收入4357.3亿元,同比增长7%。市属国企实现工业总产值2497.7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在地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9%。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的地级市中,广州稳坐第一。但若将直辖市也纳入比较范围,广州的国资总额对比上海和北京,仍存在不小差距。

  作为省级直辖市,京沪一直以来就是国资重镇,其中,北京聚集了大量的央企扎根,而上海的金融类国企集聚则不断做大了资产规模。截至2022年年底,北京的市管企业资产总额达15.1万亿元,而上海市地方国企总资产高达27.6万亿元,相当于北京、广州、深圳三市之和,占据绝对领先优势。

  

  广州国企多集中于产业领域

  

  “我们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强补链延链强链,优化国资布局。”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国资委副主任崔彦伦这样表示。

  实际上,与京沪深相比,广州的地方国企矩阵更为多元化,且多集中于产业领域,这是广州国资的一大特点。数据显示,今年1-5月,广州市属国企中的16家工业集团中,有10家同比正增长,其中广药集团、广州发展、广州环投、广州城投等4户企业达两位数以上增长。

  从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来看,在39家地方国企上榜名单中,广州占了3席,分别为广汽集团、广州建筑、广州医药集团,而这3家公司恰恰是广州乃至全国的汽车制造业、建筑业、医药制造业龙头企业。这些扎根实业的龙头国企,成了支撑广州国资总额的重要支柱。

  当前,广州国资也正在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在新能源赛道,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近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20%,2022年销量增至27.1万辆,今年5月单月销量突破4.5万辆,连续两个月超越特斯拉位居全国第二。市属国企牵头完成了储能集团组建工作,拓展广州能源发展新赛道。

  在生物医药赛道,广州国资支持广药集团与全球医药零售巨头沃博联全资子公司联合美华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聚焦生物医药健康领域开展股权投资。

  在智能制造赛道,广州国资支持广州工控推进山河智能、鼎汉技术在广州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在推动“以投促产”方面,广州国资同样不遑多让。截至2022年年底,广州国企设立、管理及参股各类具有产业特色的基金321只,滚动投资累计超2300亿元。2000亿元的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和创投母基金,成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政府引导类母基金,推动瑞通生物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广州。

  整体来看,地方国资正在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平台。

  

  广州国资板块有望继续扩容

  

  上市公司的数量同样是衡量地方国资国企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参考。

  记者梳理发现,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上海国资委拥有数量最多的上市公司,截至2022年,旗下共有96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紧随其后的为北京国资委,2022年其市属上市公司增至71家,广州和深圳则各自拥有37家市属上市公司。

  广州国资板块可谓是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后起之秀。

  过去,广州国资更多采用的是自主培育模式,通过发展实体产业,逐步推动业务实体IPO上市。其中,广州无线电集团目前控股广电运通、海格通信、广电计量、广哈通信、中科江南5家A股上市公司,全部都是自己培育孵化上市的企业。但这种模式往往耗时久,难以短时间突破,这也导致了广州市上市国企的规模、数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同京沪存在一定差距

  如今,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近几年,广州国资逐步转变发展思路,在自主培育的同时积极对接资本市场,通过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

  典型的代表为广州工控,2019年,广州工控控制了山河智能;2020年6月,广州工控入主金明精机,2021年,广州工控收购了润邦股份和鼎汉技术。2021年,广州国资一改往日低调风格,正式开启了在资本市场“扫货”的模式,仅当年就入驻7家A股上市公司。

  这种资本的并购出于什么考虑?此前,崔彦伦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市国资委不鼓励脱离主业盲目实施并购,而是希望企业围绕功能定位和主业范围谋划上市公司并购工作,聚焦主业、聚焦实体经济、聚焦未来产业,通过强链、补链、延链,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国有资本布局。

  当前,广州国资板块正在推进山河智能、苏交科、博世科等国有并购外地企业“产业回流”,重点推进广州工控旗下山河智能、润邦股份选址南沙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推动孚能科技投资约100亿元在黄埔区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在7月份的开工建设。

  根据《广州市“十四五”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规划》,将促进上市公司成为广州市属国企主要组织形式和管资本的重要载体,力争到2025年全市国企控股上市公司达到45家。在此背景下,广州国资板块有望继续扩容。

  据悉,广州工控下属的广钢气体上交所科创板IPO顺利过会,有望成为广州国资科创板第一股。据介绍,在广钢气体的混改过程中,着重选择具有半导体、芯片、化工等背景的产业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的财务投资者,在战略资源、业务发展、公司治理及市值背书等方面为公司赋能,抢抓全国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布局的黄金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