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视觉中国 |
文/黄颖琳 戴曼曼 金融活,产业旺,乡村兴。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下称“广东中行”)坚决贯彻落实广东省委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决定,紧紧握住乡村振兴的“金画笔”,为农户宜居宜业、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强省建设、数字乡村建设等增添亮彩,着力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水平。 截至6月末,广东中行共有县域机构143个,覆盖54个县域,对全省57个县域的覆盖率为94.74%,高于全国中行县域覆盖率31.64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超1676亿元,较年初新增277亿元,增速19.81%;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217亿元,较年初新增59亿元,增速37.73%。 整村授信 信用更有“含金量” “‘整村授信’是有益于村民的举措,今后发家致富更有盼头了!”6月27日,在肇庆市高要区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银行肇庆分行举行高要区罗氏沼虾“整村授信”授牌仪式活动,在当地中行对高要区莲塘镇、金渡镇、白土镇及金利镇授予1亿元项目额度之后,农户们纷纷信心满满地说道。 今年以来,肇庆中行积极与各级农业局、各县镇村委沟通对接,进行了多次乡间田头实地调研。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了解到高要区全区养殖罗氏沼虾面积达10万亩,从事罗氏沼虾养殖户达3800多户,年总产量达4.2万吨,总产值超40亿元,产量和产值均占全省70%以上。 但长期以来,一些农户始终“为钱所绊”,无抵押、缺资金、没保险,面临贷款难题。即使产业快速壮大,部分养殖户也遇到了本钱不够,限制发展的困局。如何让资金更顺畅地流向农村? 出于敏锐的触觉及高效的行动力,肇庆中行立足当地农村特色产业,基于肇庆市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专业镇名单,在省行制定“益农贷”整村授信个人经营贷款项目标准后,立即申请试点权限。 6月16日,完成首个“整村授信”项目批复落地——“肇庆分行大竹园村整村授信项目”。该批复落地后,客户经理仅用3个工作日,就为农户完成上门开卡、收集资料以及走绿色审批通道。 最终在6月27日获得全省首笔“整村授信”业务批复,这不仅意味着实现了信用农户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取得乡村振兴业务新突破,亦标志着广东中行“整村授信”项目的正式启动,进入实施阶段。 据介绍,为破解“三农”贷款难、担保难,广东中行深入乡村一线,定制推出《“惠·百千万”整村授信服务方案》,针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园”产业规划,改变以往单一授信发起模式,以农业产业为依托、以农户信用为基础,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单元,整合零散资源,集中式发起“整村”授信,切实将信用培育与服务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实现农户“抵押担保才能贷”到“诚实守信就能贷”的转变,推动金融资源流向信用良好的涉农经济主体。 当信用成为乡村振兴的“硬通货”,含金量自然更高,这股东风也吹向了广东茂名的田间地头。近年来,茂名基于一方水土、突出地域特点,大力打造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五棵树”,罗非鱼“一条鱼”以及高凉菜“一桌菜”等特色产业。 为助力做好“土特产”文章,5月以来,广东中行深入现场了解当地村镇特色农业产业种植、加工、销售情况,优化授信方案叙作模式及重点,围绕“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制订专属“整村授信”方案,为茂名特色农业产业链提供资金渠道保障。近日,茂名中行分别为沉香产业集中地——电白沙垌村、荔枝产业集中地——高州柏桥村批复每条村2000万元整村授信额度。 思企所思 减轻流动资金“包袱” 位于广东西南的阳江,正呈现一幅“稻在水中长,鱼绕稻边游”的风光画卷。万亩早稻即将进入待收阶段,而同处一地的广东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正是一家“对口”的全链条企业,主营业务是加工、销售大米。 通常,他们会先向储备粮库、周边稻谷种植农户等上游客户收购稻谷,后经历接收、去石、砻谷、谷糙分离、碾米、分级、凉米、抛光、色选分级、统糠、打包等多个工序,形成大米产品及谷糠、碎米等辅料产品,再销往储备粮库、大米购买者、农户等下游客户。 据该粮油负责人介绍,近年经营规模的快速增长导致日常流动资金需求加大,且采购稻谷通过竞价模式,因此支付具有时效性,一般都是预付货款。经加工后销售回款时间为45天内;而6-10月为业务旺季,业务量及采购成本均为淡季的2倍,需要投入更多流动资金来购买原材料。且前期厂房的建设以及生产线的购买安装都是以自有资金解决,这些成本投入仿若压在身上的大山。对此,阳江中行思企所思,为该企业批复了1000万元授信,用于购买稻谷原材料等日常经营流动。“有了中行的‘及时雨’,我们的包袱实实在在地减轻了!”负责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除了关注“托起饭碗”的稻米粮食,广东中行亦聚焦海洋强省建设,逐步深耕海洋经济。以广东湛江为例,该市大力推动海洋牧场发展,努力打造蓝色粮仓,建设全球水产产业高地。湛江市渔业智能化养殖企业的典型代表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苗生产、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2022年4月,海威农业建成并投产了湛江市首个半潜桁架式渔业数字化智能养殖平台“海威1号”。深海水流大、养殖鱼类运动空间充足,可产出“类野生”大型鱼类。该平台养殖水体1.5万立方米,每立方米水体可养殖20公斤鱼类。平台首批投下3万多尾鳘鱼苗,每条鱼苗大约2公斤,三年为一个养殖周期,届时每条鳘鱼可长至25公斤左右,若市场行情可观,仅一条鳘鱼膘(鱼胶)就售价上千元,加上鳘鱼肉的销售,一个养殖周期产值可达5000万元。 继“海威1号”下水投入使用后,海威农业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计划研发升级“海威2号”。然而研发不仅需要技术支持,还需要周转资金。湛江中行在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拜访,制订专属授信方案,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为企业发放了2360万元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助力企业经营稳步向前。今年6月20日,“海威2号”顺利下水,开启了湛江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新征程。 另外,广东中行还聚焦数字乡村建设,围绕广东省供销系统产业园区、生产基地、综服平台,聚焦供销体系直属企业,打造“产业园+”场景模式,启动“数字供销”线上供应链金融合作计划,到6月末已向县镇小微企业及农户批复授信总量13.3亿元,发放贷款超11亿元。 服务全面 扎根县域“抢先机” “实在是太方便了,在村委的中国银行智能柜台就可以查询到我的银行存款余额了,还可以转存定期,终于不用再坐车去连州了。感谢中行给我们村民提供的便利服务!”龙咀村村民张姐高兴地说。 3月10日上午,清远中行首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点在连州市连州镇龙咀村村委揭幕。在这个乡村振兴服务点,清远中行不仅设立了党建知识宣传和金融知识普及区,还提供了一台智能柜台为附近村民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如此一来,附近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实现查询账户余额、打印账户流水、外币兑换以及活期转存定期等多达20种金融服务,还可提供公积金查询、社保查询缴费、个税完税证明查询打印、高龄老人津贴申请、生育证明及出生证明查询等14类政务服务,切实打通金融服务乡村的“最后一公里”。 融入地方,当好“邻居”,广东中行始终深耕县域金融服务供给。今年上半年,在全辖143个县域机构配置人员1693名,其中信贷服务人员达1149名,占比68%;另外,在江门、清远、湛江、云浮、增城等地建成6 家“乡村振兴特色网点”,目前已累计在全省建成26 家。 “驻”入真情,帮出实效,也是暖心举措之一。比如,清远中行自2016年以来就与连州市结下深厚“友谊”,先后对口帮扶连州市九陂镇新民村、高相村、四联村、南石塘村,以及星子镇上联村,派驻专职扶贫干部驻村帮扶。数据显示,广东中行辖内各二级机构分别承担了全省69个贫困村、43个镇村的定点扶贫和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近7年来共向帮扶村直接投入资金、物资超100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近800个,引进帮扶资金7000多万元。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广东中行还联合涉农源头单位创新打造“中银乡村振兴南粤行”综合服务平台活动。汇聚政府单位、监管机构、供销系统、农业科研单位、担保公司、保险机构、涉农组织协会等多方力量,集中资源,深入粤东西北的县域,提供扶持政策解读、融资优化方案、产业链撮合、农业行业知识、农产品品牌增值等“融资+融智”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多方联动,凝聚集成“金融活水”。据悉,该综合服务平台自2022年6月启动以来,已于全省14个县域地区举办活动14场,参会客户近500户,为超百户涉农经营主体批复授信金额近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