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博在今年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言 |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亮 实习生 高鑫艺 应子珺 图/受访者提供 “博士期间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EI论文10篇,包括7篇中科院Top期刊,ESI高被引论文一篇。个人累计被引500+。”在今年华南理工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一位科研“大牛”、优秀毕业生代表将科研经历、心路历程娓娓道来,他的发言几度引来阵阵掌声——他就是华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23届博士毕业生赵博。 11年来,他在科研道路上奔赴热爱,无畏山高、无惧路远,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寻找到自己的“学术标签”,对机械装备的核心功能部件“把脉问诊”,立志成为了一名“数字化装备医生”。 “像医生一样对机械装备‘望闻问切’” 本科时期,有关机械的一切让赵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其踏上了科研之路。 后来,他以优异的综合成绩保研至西安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在智能制造与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开展学习研究。硕士期间,赵博共发表SCI论文4篇,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伴随着研究的深入,赵博对华南理工大学张宪民教授的超精密与机器人装备研究方向产生浓厚的兴趣。他通过邮件与张老师主动沟通,凭借其对科研的热爱和扎实的积累获得了张老师的认可。进入华工后,赵博加入了张宪民教授所在团队——广东省精密装备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从事超精密与机器人装备基础与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工作。 找准“发力点”并不容易。在经过长达一年半的文献阅读后,他才寻获科研突破口。“只有将自身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才能在科研中获得不竭的动力。”他希望化身为一名“数字化装备医生”,将处于热潮的人工智能应用到高端精密装备中,以此更好解决机械失效问题。 赵博介绍说:“机械装备在服役过程中往往面临着高温、高压、高载等恶劣的内外部运行环境,这会使得机械装备中的关键功能零部件及其执行机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性能退化乃至失效,进而造成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因此,我就像一名医生一样,需要对机械装备‘望闻问切’,对装备进行性能监测与诊断。” 赵博发现,在此过程中,难点在于从采集到的服役性能数据中提取到相关的特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赵博在每次性能检测和诊断前都会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和调研,明确研究对象常见的失效行为具体有哪些,然后通过实验手段获取到装备的服役性能数据,最后通过大数据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提取到相关的深度特征。 积累丰富的实操经验同时,他进行着论文构思与写作。赵博直言,从一开始的论文被拒到成为一系列国际期刊审稿人,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离不开大量的文献阅读。“科研所要求的第一能力就是阅读文献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快速捕捉创新点。科研成果的产出离不开枯坐冷板凳,大量阅读后主动思考,除此之外没有捷径。” 博士四年,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赵博主要围绕装备运维开展系统性研究,截至目前,除论文发表硕果累累外,他还拥有受理发明专利2项。他担任IEEE Sensors Journal(IEEE传感器杂志)、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专家系统与应用)等知名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并以主要成员身份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华工赋予我们面向未来的坚硬底气” 赵博告诉记者,科研的道路并非坦途,路上相伴的往往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在论文被打回后,他不觉失落,反而用更细致的态度再次修改论文,一遍遍改稿至深夜,华工见证了他夜以继日的努力,他也见证了华园的“十二时辰”。没有人工智能等学科基础,便坚持自学钻研,在历经几十次模型迭代后才终于满足性能需求,失败对于赵博来说是更宝贵的经验。“勇于自我挑战,敢于‘自讨苦吃’,是我们每一位科研人的鲜明底色,也是华工赋予我们面向未来的坚硬底气!” 赵博表示,在刚步入博士阶段时,自己心存迷茫,“越是前沿,越是充满未知”。张宪民教授的一句话,令赵博至今印象深刻——“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张宪民团队每周都开例会,由一位博士生和两位硕士生分享科研成果,在组会时间外,赵博也经常请教老师,“这对我开拓眼界、思考多学科交叉融合乃至创新性研究都很有帮助”。实验室里多元、多学科交叉的浓厚氛围,助力着赵博在科研领域不断进步。 总结自己的科研历程,赵博认为自己的成就离不开“热爱”“耐心”“主动”——“科研无疑是枯燥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很难坚持下去;科研一定要坐得住,科研成果是需要时间堆出来的,工作量够了,成果也就出来了,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主动沟通和主动思考也很重要,和老师同学的沟通常常能让我及时发现不足,并向老师同学学习更多知识。” 对于未来规划,赵博表示希望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将教师与“医生”这两者身份结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继续深耕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