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江门打造大湾区“影视梦工场”

“影”照侨都 银幕传奇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03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陈卓栋、彭纪宁、江轩、谭耀广

     江门首部原创华侨主题电影《故园飘梦》海报 江轩供图

     电影《猎杀》剧组在江门取景 陈卓栋 摄

     江门星光公园内的明星雕像 陈卓栋 摄

     江门一展览馆内陈列部分在江门拍摄取景的影视作品 陈卓栋 摄

  

  文/陈卓栋 彭纪宁 江轩 谭耀广

  

  电视剧《狂飙》在今年初热播,让江门再度成为影视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天然摄影棚”,江门丰富的景观吸引众多影视作品前来取景。同时,江门也积极策划、创作、拍摄本土电影。近日,江门首部原创华侨主题电影《故园飘梦》在全国上映,凸显江门在影视产业上的雄心。

  

  大美侨乡 与“影”有缘

  

  2018年,香港影视业者叶昌源在江门成立影视制作公司。“江门最大的特点是地理环境比较好。这里有很丰富的文化,有很多特色的建筑物,很多电影都会来江门取景,所以我们选择江门。”

  作为中国侨都,江门保留着众多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碉楼、骑楼街、墟镇,适合年代剧取景;这里的青山绿水、优美海岸线,也是影视作品取景的优质资源;宋元崖门海战等历史事件,陈献章、梁启超等历史名人,周文雍、陈铁军等革命先烈,以及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更是影视创作的灵感“源泉”。由此,江门在影视圈内有了“天然摄影棚”的美称。

  此外,叶昌源也提到,江门与电影很有“缘分”。据悉,江门是名副其实的“明星之乡”。中国电影先驱黎民伟、著名演员林楚楚、影后胡蝶等影视界前辈,都是江门五邑乡亲。如今仍然活跃的周润发、梁朝伟、甄子丹、黄百鸣等明星,也都祖籍江门。据不完全统计,祖籍江门五邑地区的香港影视娱乐明星有100多位。

  

  百部作品 在此取景

  

  记者从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文广旅体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近100部作品在江门取景拍摄。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电影《让子弹飞》《一代宗师》《除暴》《误杀2》以及网剧《唐人街探案2》等热门影视作品中,都有江门的“身影”。叶昌源来江门创业之后,就多次带领团队参与影视作品制作。

  今年初,随着《狂飙》热播,作为取景地的江门市也跟着“火”起来。从年初开始,多部网络电影、院线电影及电视剧陆续在江门各地开机、取景。《怒火12小时》《不可告人》《读心神探》《零号追击》《神秘家书》《猎杀》等作品剧组在今年“拍”遍五邑各地。仅10月以来,就有《神秘家书》《猎杀》两部电影在江门开机。

  

  出台政策 培育产业

  

  “《狂飙》全网收获百亿流量,作为主要取景城市,江门市是否能抓紧风口,加速部署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布局及发展,乘风‘狂飙’?”今年江门两会期间,不少政协委员就这个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不少真知灼见,并建议江门应尽快出台影视文化旅游产业链工作方案,由市领导担任“链长”,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组成工作专班。通过“影视搭台、文化赋能、旅游唱戏”融合发展,将影视文化旅游产业链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来重点培育推进,进一步推动江门市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江门市委、市政府重视影视产业发展,2022年,江门市把发挥文旅资源特色,推动成为珠三角重要的影视作品取景拍摄地,制定影视发展扶持措施等任务列入了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各级各部门对于影视剧组的取景拍摄也给予大力支持。如2018年底,由吴彦祖主演的电影《除暴》在江门多地取景,其中不乏闹市环境。拍摄期间,在江门市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剧组顺利完成了场景布置与封闭拍摄。

  今年江门市委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江门市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意见》,涵盖“做好影视拍摄管理服务”“做实影视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做强影视资源产品宣传推介”等八方面23条政策,多措并举促进江门市影视产业繁荣发展,努力让江门由“天然摄影棚”向“影视梦工场”转变。

  该意见提出,鼓励开展综合宣传推介,调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江门市影视资源优势和各级各部门扶持政策,对来江门拍摄取景影视剧组,特别是成功上线播出的影视作品开展全方位宣传报道;同时,鼓励各类影视公司、影视机构、影视协会依法举办各类电影活动;鼓励电影发行公司、院线在江门举办各类影视明星见面会、电影首映仪式;为来江门设立影视公司、筹划影视基地、建设影视服务中介平台、设立影视学院、发展影视产业等机构、企业提供优质政务服务。

  此外,江门市委宣传部还牵头成立江门市影视拍摄协调小组,印发《江门市协助开展影视拍摄活动工作指引》,全市各级各部门分工合作,为来江门取景拍摄的剧组提供最大支持和便利。

  

  侨乡故事 走上银幕

  

  在江门成立影视制作公司、走进高校开设影视培训课程,在政策鼓励下,不少影视业者今年在江门“大展拳脚”,本地影视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由“天然摄影棚”向“影视梦工场”转变,意味着江门不仅要做“取景地”,还要成为影视作品的“创作高地”。今年,江门提出打造“影视资源富矿地”等10张“城市名片”,推动华侨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侨乡故事乘着这股“东风”登上银幕。

  10月23日,江门首部原创华侨主题院线电影《故园飘梦》在全国上映。该片导演李伟年介绍,该片由江门台山人自编自导自演。电影以美国老华侨赵朝阳带着孙子回到故乡台山寻根为主线,重现一个华侨家族的百年漂泊史,呈现老一辈华侨华人背井离乡的辛酸和爱国爱乡的情怀。影片原汁原味展现侨乡民俗文化,比如国家级非遗台山浮石飘色、广东音乐、台山排球等,还把当地的特色建筑和美食等搬上大银幕,展现侨乡景观和文化之美。“全程在侨乡取景,导演和影片的多位主创都是台山人的《故园飘梦》,既让我们看到侨乡电影内生动力的释放,也让我们看到侨乡电影的更多可能。”台山本地市民刘淑仪观影之后深有感触。

  而叶昌源也一直想拍关于陈皮的纪录片电影:“新会陈皮在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都很出名。以往可能已经拍摄过不少纪录片,但是以电影的方式来呈现暂时是没有的。取景的地方会全部在江门地区,因为还是想电影在江门本土制作,都是想推广江门,想告诉大家江门有很多资源,让更多人知道江门是有能力制作电影的,不仅仅是可以取景而已。”

  用电影镜头讲述侨乡故事、描述侨乡之美——这是李伟年、叶昌源等影视业者的心愿。而《故园飘梦》的成功上映,也预示着江门向“梦工场”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了解,取材于江门五邑“世遗”侨批(银信)的本土院线电影《神秘家书》日前开机。接下来,将有更多侨乡本土气息浓厚的影视作品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