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外行说书法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12日        版次:A07    栏目:有感于思    作者:阎晶明

    

  

  阎晶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前几天去参加一个书法展览和研讨活动。展览者是来自太原的石云,和我是同一大学中文系毕业。研讨环节,我就书法谈了以下一些外行之见。

  书法切忌流俗,但也不应该剔除烟火气。看一幅书法有如看一个素昧平生的人,第一眼很关键,而这关键的核心,就是是否有俗气。如果花架子般的俗气满眼可见,再漂亮的字都不会令人欣赏。但是,如果一幅字过分优雅,又让人觉得难以亲近。书法出自人之手,必有人在书写时留下的痕迹。

  书法是艺术,但也是交流工具。我们强调书法是艺术,是独立的艺术门类。但也应承认,书法甚至更是交流工具。当我们过度或单一强调书法的艺术性,并将之推向专门化甚至神秘化的地步,这就让很多人望而生畏,不敢尝试。事实上,书法自古就是交流工具。随着书写工具的不断发展,软笔书法几乎成为专门化行为。须知,如果电脑录入完全普及,连钢笔书法都面临同样问题。大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非遗”。而如若要普及书法,首先要让学习者克服畏难心理,确信书法曾经是,今后仍然是交流工具,用之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是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努力写好直至成为艺术,方是目标。

  书法要向古人求教,但也要有当代风采。书法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唯有传承发展好才能无愧于心。因此,要更多回望历史,向古人学习。仿写,临摹,苦练,从而让自己的字更像古人,是目标之一。颇有古风也是我们常听到的书法评论。但我们同时也应记住,古人那里是回不去的。太像古人未必就是书法至境。当代人的书法还要有点当代气息,有一点敢写敢试的现代感。

  有时候观赏书法,觉得一幅作品里所有的字都一样大小,横竖平齐如印刷品,好看固然好看,但总觉得有点过于规矩,无可回味。毛泽东、鲁迅、启功的书法作品,字有大有小,并不平均,甚至繁简体也不一定都一致。却读出一种放松、随意,而且整幅作品特别有布局感。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