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华 朋友从老家回来,带了两袋醉枣。粗陋的塑料袋上居然贴着打印的价格标签,看来,商品经济已经无孔不入地渗到了乡下。女儿第一次吃醉枣,觉得很好玩,但吃了几个就不敢吃了。问她为什么,她说,我怕醉过去! 其实,吃醉枣不会醉。 醉枣做法很简单,把新鲜的大枣或者金丝小枣洗干净,一个个在酒碗里蘸一下,使得枣子浑身上下均匀地沾满酒,然后放进塑料袋中,再把塑料袋放进坛子里,密封,放阴凉处保存。过个十天半月,酒渗透到枣子的每一个细胞,就可以拿出来吃了。当然,一直放下去也没问题,只要不打开,可以从秋天放到春节,当作过年时的零食。 我的老家在冀中平原上,盛产大枣,村头巷尾、宅前屋后都有枣树。枣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吃法单一。醉枣倒算一种相对简单的深加工了,但也并非家家户户都会做、都能做、都有时间去做。我小时候吃醉枣并不多,依稀记得上小学时,爷爷给我尝过几个,那是他自己炮制的。当时感觉真乃人间至美之味。醉枣晶莹剔透,圆滚滚的,吹弹即破。经过长时间的隔绝,本色的通红已变成淡妆的红黄。咬上一口,发现皮下组织也发生了变异,柔软,温和,如同少妇之于少女,是成熟与生涩的区别。酒的香和枣的甜浓烈地进入体内,回味无穷。 在我的意念里,醉枣似乎只能由原始的粗放方式制作得来。虽然技术上不难,可需要把枣子一个一个地过一遍手,很费工夫,如果没有全新的盈利模式,批量生产也不容易——它和乡村、淳朴、简约、认真等字眼紧密相连。 在我们老家,都把醉枣当成土特产,来了客人,带点东西回去,带什么呢?当然是醉枣。土特产分两种:一种是本地人经常享用的,如花生、小米,根本不拿着当玩意儿,而外地人却少见多怪,以之为宝;另外一种是本地有原料,有手艺,可以将一种简单的产品点石成金,自己却舍不得经常享受,只用来招待贵客。虽不似“养蚕的不穿丝绸”那样反差巨大,但把土特产端上来,亦足以表达自己的真心一片。醉枣应该属于后者吧? 打开包装的醉枣,很快就干瘪了。现在还剩了很多堆在茶几上,吃不完。再过两天,它们也许就要被扔进垃圾箱里。唉。
-
即时新闻
家乡醉枣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14日
版次:A10
栏目:
作者:王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