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近日,一则关于“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消息引起全国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厦门、成都等地纷纷下发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强制要求。据媒体报道,在济南,多位家长及老师向记者表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已经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对家长和学生不作强制要求。 这其实是一则迟来的通知。不少家长、老师对于教育部门取消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要求的反应是——“早就该取消”。事实上,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一直被质疑是增加了教师、家长、学生负担的形式主义任务,可虽然一直有质疑,但这一要求却一直存在。取消这一强制打卡要求,当然是“好消息”,学校领导、学生都松了一口气。然而,还需进一步反思,为何大家都认为的形式主义任务,却能保留这么久? 要求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本就违背推出这一平台服务学生安全教育的自愿性原则。即平台提供安全教育的内容,有需求的学生、家长自主选择学习。但是,各地教育部门,在推进安全教育时,却把这变为一项强制性任务,要求统计学生上平台学习安全教育课程的情况,并作为一项考核、评比指标。 这一强制要求引发不少矛盾。如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上平台进行在线学习,而家长却不希望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上网,担心这会影响孩子的视力。有的幼儿园也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然而,不少孩子根本没有自主学习能力,这就变为了家长帮孩子学和打卡。 从具体落实情况看,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基本都是把“学生作业”变为“家长作业”,由家长去替学生完成打卡任务。这既没有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安全教育,又让不少学生受到形式主义的侵害——明明自己没学、是家长在学,却打卡称自己在学。不少家长上安全教育平台,也不是为了学习安全教育知识,而是为了完成打卡任务,因此,在学习上也搞形式主义,包括一边播放课程内容,一边去干自己的事。确切地说,这种强制打卡要求,并没有多大实际的好处,反而没少折腾教师、学生和家长。 近年来,不少教师反映非教学负担沉重,统计、督促学生、家长完成各种打卡任务,就是非教学负担之一,极为繁琐。也有家长质疑学校,为何要强制打卡,做这些无用功,把本应由学校完成的教育任务转给家长。 各地教育局取消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回应了学校老师、家长的呼声。然而,还需要追问,为何这一形式主义任务能存在这么久?这与当前的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有密切关系。总体看来,虽然我国一直在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但是,行政部门依旧主导对学校、老师的管理与评价,利用行政力量给学校布置各种非教学任务,教师不得不完成。 为推进面向学生的安全教育,搭建安全教育平台,丰富安全教育课程资源,这是一件好事。要让平台能真正起到正向作用,重点应该是提高课程质量,吸引老师采用,使学生和家长主动学习。如果一个平台,离开了强制打卡要求,就没人主动学习,这就需要反思平台的建设。强制打卡要求折射出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简单化思维与形式主义作风。 要从根本上治理这一问题,杜绝形式主义任务进校园折腾师生和家长,就必须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赋予学校办学自主权。对于进校任务,应该由学校教师委员会进行论证,如果不符合学校的育人要求,不属于学校的职责范畴,就应该坚决拒绝。这才能给学校减负,也给教师、家长减负,把精力用在育人之中,构建健康的家校关系。 (作者是知名教育学者)
-
即时新闻
取消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获众多家长点赞
形式主义任务早该取消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21日
版次:A06
栏目:热点快评
作者: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