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HIV感染者也可正常生活工作

专家:抗病毒成功率已经达到98.6%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2月05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张华、刘琪莎

     图/视觉中国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刘琪莎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凝聚社会力量 合力共抗艾滋”。抗击艾滋病,需要你我的共同参与,不要有歧艾、恐艾心理,远离高危行为、怀疑病毒暴露要及早进行阻断、不幸感染尽早干预并规范治疗。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门诊,在拿到艾滋病病毒(HIV)初筛呈阳性的检查结果时,一些受检者就开始极度恐慌——心想“得了艾滋病是不是离死不远了?”“我一辈子完了”。实际上,在筛查时发现HIV阳性,还要进行HIV确证实验,只有确证为阳性才被诊断为HIV感染者。同时,专家也告诉记者,目前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成功率已经高达98.6%,通过规范的治疗,很多患者也可如常进行工作和生活。“把艾滋病当作慢性病看待就好了。”

  

  恐艾症有多种表现

  

  恐艾症是艾滋病恐惧症的简称,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虑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所造成的。

  恐艾症有哪些表现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李凌华介绍,一般来说,恐艾的情况也分很多种:

  疑病型:认为自己感染了HIV,一旦出现发热、皮疹、淋巴肿大等症状就认为自己感染,反复检查,结果为阴性仍不能消除恐惧和担心。

  强迫型:担心自己会被传染HIV,极力回避可能被感染的场合,一旦接触了自认被污染的物品反复、大量清洗。

  焦虑型:看到或想到“艾滋病”字眼或相关报道,即表现出紧张不安,如往复走动、唉声叹气等。

  恐惧型:对艾滋病及相关的一切东西和场所恐惧,如对血液、针具、高危行为者及感染者等,会出现心慌、出汗、颤抖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

  

  了解传播途径可减少恐惧

  

  恐艾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来缓解。

  另外,知晓HIV传播途径,也有助于消除怀疑、担忧。李凌华介绍,HIV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日常接触不会感染HIV。因为离开人体后,HI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另外,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都不会传播HIV。

  怀疑自己有感染HIV风险,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个人也可以通过网络购买自检试剂。

  值得注意的是,HIV进入人体后不能被立即检出,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为4-12周,核酸检测的窗口期为1-4周。大多数感染者在高危行为后4周时可以检测到HIV抗体,如果4周结果为阴性可等到8-12周再检测。一般情况下,如果12周内没有再发生高危行为,也没有检测到抗体,可排除HIV感染。

  

  把艾滋病当作慢性病看待

  

  即便真的不幸感染HIV,此时可以立即接受抗病毒治疗。这样可以使体内病毒得到抑制,感染者能够正常生活甚至生育。

  李凌华介绍,现在我国有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以及医保报销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和自费的抗病毒治疗药,满足HIV感染者的不同需求。

  HIV女性感染者也可以生育健康的宝宝,通过采取预防性用药措施,可避免在妊娠、生产和产后传染给婴幼儿。广东省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1.32%,已经成功消除了艾滋病母婴传播。

  需要提醒的是,HIV感染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HIV病毒载量和CD4+ T淋巴细胞计数等检测,以监测治疗的效果。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

  李凌华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已累计管理了2.4万HIV感染者,HIV抗病毒成功率已经达到98.6%,也就是说感染者/患者外周血已经检测不到病毒,免疫功能也维持正常,可以如常工作和生活,把艾滋病当作慢性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