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妹妍 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这个属于中国的航天日,亦不乏“中国式浪漫”:54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进入太空的序幕;54年后的今天,全员“80后”的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首度亮相,接过神舟家族的太空接力棒。54年间,从一穷二白到举世瞩目,历史深处激荡回响着的,正是中国航天不断探索、叩问苍穹的“梦之声”。 这是奔赴星辰大海的航天梦。这个梦从零开始,在极端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将一个个古老的梦想照进新时代的现实:从第一颗通信广播卫星到第一颗气象卫星,再到第一颗地球资源探测卫星、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无数从0到1的突破铺就中国航天的壮丽征途;从“长征”火箭到“神舟”飞船,再到“天宫”空间站,中国航天以令世界惊奇的速度走进浩瀚宇宙;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再到“羲和”逐日,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以天为盘,以星做子,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在星河中闪耀,不断刷新“摘星揽月”的航天梦。 这也是建设航天强国的中国梦。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时至今日,航天科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国防力量的重要指标。中国航天几十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中国人有志气、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牢牢掌握推动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展望2024年中国航天的任务,除了即将出征的神舟十八号之外,探月工程四期开启新征程,地月之间架起新“鹊桥”,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预计6月首发,全力冲刺2024年常态化发射……一项项重大航天任务工程有条不紊,推动中国从航天大国加快迈向航天强国。 航天梦连着中国梦。今天的中国,在轨工作卫星超过800颗,位列世界第二,航天成果转化与应用惠及民生的方方面面。比如,风云卫星极大提高了气象预报的精准性和及时性,遥感卫星为保护生态环境、赋能城市治理等提供了有效手段,北斗系统为大众出行、智慧物流、远洋运输等提供精准定位导航服务,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初步形成了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释放出了超万亿元的市场规模潜力,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带动了空天经济新动能。 每一次对太空的叩问,都是下一次探索的开始。筑梦苍穹,中国航天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书写着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崭新篇章。放眼未来,我们清醒地看到,航天领域的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只有在自主创新中“加速度”奔跑,才能托举航天梦、强国梦驶向更加浩瀚广阔的宇宙。奔赴更广阔的星辰大海,中国从未止步。
-
即时新闻
筑梦苍穹,奔赴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4月25日
版次:A02
栏目:羊晚快评
作者:李妹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