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
张雪辉 |
古知新 |
张柏芳 |
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近日,以中国经典名著《西游记》世界观为架构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上线,迅速霸榜多个游戏平台。这也让不少家长如临大敌,青少年游戏沉迷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拔掉网线、没收零花钱、限制游戏时间……是否能够成为“防沉迷”的解决之道?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游戏业内人士、心理医生、家庭治疗师,听听他们怎么说。 游戏制作人:游戏里的奖励机制,让多巴胺分泌 讲述者:古知新(前游戏制作人,从业十余年) 羊城晚报:不知你青少年时是否很爱打游戏?你从业和喜欢打游戏有关系吗? 古知新:我在青少年时期是非常喜欢打游戏的,但因为我的考试成绩一直都不差,所以家里人对我打游戏抱着不反对的态度。我在假期的时候可以一玩就是一整天。玩游戏作为一种兴趣爱好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从事游戏行业一定和这个爱好高度相关。由于从小接触很多优良的国外游戏作品,并且特别关注业界消息,所以我在行业里面几乎从客服运营、宣发推广,到产品策划每个岗位都做过,每个职业阶段都非常得心应手。因为我自己就是玩家受众群体,特别知道痛点在哪,用什么手段可以高效击中。 羊城晚报:以你对游戏的了解,尤其是你做游戏策划这个工作后,你觉得男性(特别是青少年)能抵挡得住游戏的诱惑吗? 古知新:游戏的设计有其独特的机制,的确会吸引青少年,不分男女。 在国外,游戏被评为“第九艺术”。一款好的游戏,包含好的声光表现、好的剧本内涵,以及好的玩家互动——这和包括电影、话剧、音乐剧在内的任何其他艺术的形式完全一致,即由一群各个领域的精英合作打造的心血结晶,所有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能吸引人的。对于青少年来说,好的游戏是一扇窗户,可以打开想象力,在艺术的集大成里遨游。我相信从这一点来说,家长们都愿意让青少年接触游戏。 真正让青少年沉迷的本质,是游戏里面的数值体系,也就是游戏里面的奖励机制。无论任何游戏(实体、电子游戏)真正会让人产生多巴胺分泌的都是奖励机制。游戏的奖励机制特别简单正向,只要投入时间,动动手指头就能获得,加上声光特效,放大了奖励的感受。青少年身心尚未发育完全,加之社会经验缺乏,会对这种奖励(正反馈)非常着迷。 很多家长视游戏为洪水猛兽,却没有办法在学习、生活、运动上依照孩子的自身特点,来设计让他产生正反馈体验的互动,这是很可怕的,因为这直接把孩子推向了人性快乐的对立面,也让家长与孩子对立了起来。 羊城晚报:帮助青少年预防游戏沉迷,你有什么建议呢?此前,你辅导过游戏上瘾的孩子吗? 古知新:我虽然没有辅导过游戏上瘾的青少年,但我知道青少年对游戏上瘾的点在哪里,所以我觉得为孩子制造“高级乐趣”才是带领孩子脱离低级乐趣的关键。而对于上瘾的孩子来说,贸然让他们脱离游戏,会产生剧烈的戒断反应,不懂处理情绪的孩子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我建议家长可以用游戏+户外、游戏+运动、游戏原理+现实联动的方式来逐步把孩子的眼光引到现实世界上来。但这个不容易,很多家长还没弄清楚游戏沉迷背后的基本原理,或者家长自己也沉迷在工作、兴趣中(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正反馈导向),无暇他顾。 羊城晚报:你刚才说到“游戏原理+现实联动”,如果把学习按照游戏的方式来设计,设计关卡、过关有奖励……有没有可能让青少年爱上学习? 古知新:绝对认可!奖励式的教育,一定是最棒的教育!我们会发现一些学霸孩子,对学习非常感兴趣,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解开一条方程式、分析对一个历史题目,会获得高分和周围人的肯定,对他们来说也是正向反馈,带来的结果是,他们以此为驱动力,增大在学习中的投入。 羊城晚报:最近Nature(《自然》杂志)子刊有个研究,认为每天适度玩游戏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超过3小时则有害健康。你怎么看这个研究结论?用限制游戏的时间可以帮助孩子预防游戏沉迷吗? 古知新:不是非常认可,因为这只是从非常笼统的角度来分析。玩一些非常轻度的小游戏,可能30分钟已经觉得到头了,而玩一些剧情推进类的游戏,可能3个小时我还觉得非常沉浸。所以要看孩子正在玩什么类型的游戏,以及要看孩子自己实际的精力、时间缺口来定。当然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2小时是“使用手机(或电脑)”的时间,做什么他自己定,但建议不要明确是“玩游戏”这个动作,不然只会制造不必要的概念纷争。 羊城晚报:你自己是如何做到避免游戏沉迷的? 古知新:其实当我们的生活有足够多的板块要应对时,我们自然就会分优先次序,工作的、家庭的、运动的、其他爱好的。游戏会成为一个次要选择,在生活中的优先度往后排。换句话说,如果所有的次序都解决了,游戏还是可以作为一种获得快乐的方式,成为消解时间的一个选项。重点是这个人的生活优先次序是否摆对,能否自己管理好时间,和对每件事情投入的期望值,我觉得这些才是每个家长需要从小向孩子通过言传身教来传递的。 心理医生:有青少年用游戏逃避个人和家庭问题 讲述人:张柏芳(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 门诊中,我们会接诊到一些沉迷游戏的青少年。他们中有的是过度玩游戏者影响了心理健康,但大部分是本身存在心理问题或家庭问题,把打游戏变成暂时缓解、逃避问题的方法,最终形成“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死循环,还有一小部分是家长严格限制孩子玩游戏,强制断网、断电,于是孩子报复性地沉迷在游戏中。 通常有游戏沉迷的青少年来就诊,我会先全面评估他(她)的心理状态,找到沉迷游戏背后的心理原因,一般都是有家庭问题或者人际交往问题的,然后着手处理这些问题。不过这些问题处理起来挺难,因为家庭问题需要全家人来治疗,往往家长不配合,有时孩子好一些了,家庭没有变化,孩子又打回原形。我们建议孩子和家长要一起治疗。 家庭治疗师:沉迷游戏背后有个孤独的内心 讲述人:张雪辉(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国际心理学院认证家庭治疗师) 对于《Nature》子刊的研究结果“每天适度玩游戏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我是认同的。 许多家长把游戏当作洪水猛兽,这肯定是一种误区。许多家长在青少年时代是玩跳皮筋、下围棋等线下游戏,但现在是网络的时代,线下游戏较少。当然,打游戏也要适度,这个研究通过科学方法,找到了玩游戏有益心理健康具体的时间点“1到2小时最佳,超过3小时反而有损健康”,可以供家长们参考,免得谈游戏色变。 我特别想提醒家长透过孩子沉迷游戏这个现象,关注到孩子内心状况。一个非常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缺少陪伴的或是内心很孤独。 父母陪伴孩子时要注意不要有过多苛责,要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父母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外界能有更多交流,甚至鼓励他去主动交朋友,同时允许孩子犯错。 同时呼吁父母在陪伴孩子时要用心,不要自己天天玩手机,然后要求孩子不玩。我们不能要求孩子拥有我们自己没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