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山:

“岁修制度全覆盖”让不可移动文物焕发新活力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8月27日        版次:A02    栏目:文化中国行    作者:张德钢、刘剑青、郑君

  羊城晚报记者 张德钢 通讯员 刘剑青 郑君

  

  位于中山市南朗街道南塘村的简氏大宗祠又名“敬修堂”,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作为历经数百年传承的宝贵文物,“敬修堂”不仅是一扇对话历史的窗口,如今依旧是南塘村村民开展议事、集会等活动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得益于中山文物“岁修制度全覆盖”,当地成功解决了文物养护的资金难题和其他壁垒,对“敬修堂”从主体结构到整体外观进行了系统修缮,让“修旧如旧”的文物焕发新的活力。

  2023年,中山市在广东省率先实施不可移动文物“岁修制度全覆盖”,出台试行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针对所有市级文保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日常保养维护小项目设立岁修补助资金。据统计,中山全市仅去年已落实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补助资金546万元。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文物局)“‘岁修制度’实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全覆盖”项目还获评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财政兜底,补齐保养资金短板

  

  据中山《东乡民歌》传唱:“简姓南塘,老幼勤耕种,历代出科举。”在南朗街道南塘村,简氏村民占绝大多数,简氏大宗祠则是村民们的主要集体活动场所和精神家园。

  走进南塘村,简氏大宗祠静静伫立,岁月在其表面刻下痕迹,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记者留意到,整座宗祠祠体为土木结构,坐北向南,分二进二间,中间天井,通风透光,是难得一见的古建筑。但岁月的沉淀和风雨的洗礼,也曾一度让简氏大宗祠“黯然失色”。

  南朗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02年,简氏大宗祠曾由村民捐款修缮过,但此后20余年未进行过修缮保养。去年,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祠堂过梁一侧开裂、多处瓦屋面漏水、墙面发霉、门扇漆面也脱落严重。如不及时进行保养维护,祠堂多处木结构会因渗水逐步朽化。

  中山文物岁修制度的实施,直接解决了村集体文物保养维护的资金难题。去年,随着申报的补助资金及时到位,简氏大宗祠的修缮工作随即开展。通过岁修维养,如今简氏大宗祠漏水问题得到处理、门扇得以修复、墙面霉斑得到清理,整座建筑的内外面貌焕然一新。

  记者了解到,中山“岁修制度”设立的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补助资金,针对全市所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工程单个预算总额在5万元以下的日常保养维护项目,均进行全覆盖全额补助。

  

  制度创新,提高文物保护水平

  

  “谁出钱、出多少、怎么修”一直是启动私人产权文物建筑修缮的最大阻碍。一些非国有产权民居类文物建筑由于无人居住,有的产权人认为没必要修缮,有的害怕承担费用,修缮意愿不强。“岁修制度全覆盖”后,一批非国有产权文物建筑被纳入补助范畴,有效破解了低级别非国有产权文物建筑的保护困境。

  在中山火炬开发区,林立的碉楼是全区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火炬开发区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龙梦君介绍,该区江尾头中街八巷7号碉楼部分板底层裸露钢筋,顶层护栏大面积脱落,多次掉落石块,但业主无力承担修缮费用,只能在一楼加盖顶棚,防止碎石坠落。而五星白庙东五巷20号碉楼业主移民国外,其二楼大厅天花板受潮霉烂,大面积长出青苔,并伴有墙面渗水、开裂的现象,屋内电线残旧、长期裸露,楼梯和木家具受到白蚁蛀蚀。

  去年,火炬开发区申请岁修补助资金对上述文物建筑完成修缮,治好了困扰业主多年的心病。

  记者了解到,不可移动文物岁修制度实施一年来,中山通过对扶持方式和制度的创新,有效维护了一大批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2023年,经镇街摸排、组织申报、专家评审等程序,中山筛选出符合补助条件的首批不可移动文物岁修日常保养维护项目共188个,包括除草、白蚁防治、保洁、局部修补等项目,消防、安防、避雷器材或其他防灾减灾设备的购置等。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已经全部完成。

  此外,岁修制度的实施,还直接助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去年以来,中山先后推动雍陌村、曹边村等历史文化名村完成了雍陌村圣堂庙、曹边天后宫、曹边武侯庙等一批文物建筑的保养维护工程。通过活化利用好古建筑、老侨房等特色资源,在村落蝶变中引入文物元素,发展特色民宿、餐饮等,打造农文旅融合爆点,更好地宣传、展示了古村落人文特色和自然风景,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