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没有一个人懂她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10月13日        版次:A05    栏目:不知不觉    作者:钟红明

  

  钟红明 上海《收获》杂志副主编

  

  多年来,无论是隐居家中,还是行走在天涯海角,都有一件事情是必做的:晚上,打开电脑,编辑杂志社的微信公众号。

  10月10日晚上,自然我也在等待那个男人从瑞典学院大厅里打开那扇门走出来,揭晓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前,韩国作家韩江曾以《素食者》获得布克奖。从布克奖到诺奖,韩江的崛起,是否也预示着韩国女性精神世界的压榨感和创痛感成为大众的关注点?诺奖的授奖词说:“在她的作品中,韩江直面历史创伤和无形的规则,并在她的每部作品中揭示了人类生命的脆弱。她对肉体与灵魂、生者与死者之间的联系有着独特的认识,并以激烈而富于诗意的风格成为当代散文的创新者。”然后,我迅速地开始编辑图文和“搬运”视频……

  推送了第一波之后,看到作家钟求是给我的一篇对谈,是他和庞余亮对韩江小说《素食主义者》的探讨,从创作学的角度,分析了小说里三个章节讲述的女主英惠的三种毁灭历程,她最终从日常存在的围困中挣脱,把自己变成一棵树。而作家陈末也发来一篇曾“四处碰壁”的《素食者》的评论,之前就极其喜欢韩江作品的她,曾经读“破”了三本《素食者》。这篇评论并不冷静,仿佛蘸着热爱和共情,战栗着刻下与小说女主一样的灵魂的痛楚和窒息感。

  “我不吃肉”,这是女主英惠向外部世界的宣战,难道素食是一种原罪?陈末指出,正是血亲和家庭,才给了英惠最深切的羞辱和围剿,父亲丈夫和姐夫都是如此,甚至母亲也成为忠实的帮凶,而姐姐似乎是唯一关心她的人,可被遮掩的是,她也在“从暗处抛弃她”……对于这种集体合谋的悲怆现实,在微信里,陈末补充说:“她最后什么都不吃,什么都不做了,在所有的围剿里保存着体面和体力,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懂她……所有的人都在期待她的死亡,但她一直在,不离开,这是她的全部,太厉害了,这个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