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卫忠教授(右二)敲锣为大会揭幕 |
本次大会参会人数、专家国别均创历史新高 |
文/杨苑莹 图/受访者供图 今年9月,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又名国际近视眼大会,International Myopia Conference,简称IMC)在湖南长沙和海南三亚举行。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外国专家来华,与国内同道一起探讨近视眼防控前沿话题。本届大会的主办机构是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蓝卫忠教授。 缘起 大会主办权一波二折,来之不易 自1964年第一届大会在美国纽约举办以来,IMC对推动近视眼研究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近视眼研究领域的全球性盛会。蓝卫忠教授解释,当今近视眼防控的主流观点以及技术手段,都与IMC息息相关,而这些都直接地、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眼健康和日常生活。 “2019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7届大会上,我们申办IMC,与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六家顶尖眼科机构展开竞争。”蓝卫忠介绍,在经过将近2个小时的申辩和激烈讨论后,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最终成功拿下了第19届IMC的主办权。 但没想到,在2022年荷兰举办的第18届IMC大会上,有部分国家代表找借口,要求重选第19届IMC的主办权。因此,大会组委会通知需要重新票选第19届IMC的主办权。尽管蓝卫忠认为该决定有失公允,但他还是迅速冷静下来,向各国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实际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并重申了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的实力和举办会议的决心与安排,最终赢得了超过三分之二与会专家的认可和支持,成功保住了第19届IMC的主办权。 “中国是近视眼人口大国。回顾过去的几十年,几乎所有近视领域的重大进步都来自这个大会,所有顶尖专家教授都聚集在这里交流。”蓝卫忠表示,IMC在中国举办,对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近视眼有效防控目标的早日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恰逢IMC六十周年,大会在中国举办,势必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近视眼研究领域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地位,具有历史性意义。 现场 各国专家贡献智慧,中国经验与世界共享 本次大会设置11个自由演讲专场、9个特邀主题论坛、10大议题辩论,累计80多个学术演讲、400多份成果海报。“这不但体现了各国对近视眼研究的高度兴趣,也反映了近视眼研究的复杂性。”蓝卫忠评价道。 本届大会内容精彩纷呈,仅在临床应用领域就涉及了近视预防、近视控制、高度近视治疗、近视筛查以及近视群防群控方法等方面。除专家分享外,美国国家科学院(NASEM)以及国际近视眼研究学院(IMI)分别发布了近视眼专家共识和近视防控白皮书(2025)纲要等重要内容。另外,国际防盲组织(IAPB)、亚洲眼视光师协会(AOC)还与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联合举办了全球近视防控高峰论坛与中国经验分享会。 作为主办方,爱尔眼科集团在会上发布了最新的转化研究成果,包括“小青葵”近视预防解决方案以及广域视网膜屈光度地形图测量仪(VPR),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未来 扩大朋友圈,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大会结束后,蓝卫忠收到了众多专家的祝贺和感谢。他们纷纷表示,此次大会规模之宏大、成果之丰富,创IMC六十周年之最,是一次非常成功而且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大会。蓝卫忠表示,这得益于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爱尔眼科与国内同道们的共同努力;爱尔眼科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拓宽朋友圈、加强国际化合作。同时,由于近视眼机理复杂,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才能寻找出更优的解决方案。其次,爱尔眼科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与临床推广。“爱尔眼科目前在中国、欧洲、东南亚以及美国均设有连锁眼科医疗机构,在国内的机构数量超过800家,年门诊量超过千万,可以开展大规模的真实世界研究,为各种新技术的实际临床效果提供重要数据。”蓝卫忠说。最后,持续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爱尔眼科集团既是医疗服务提供方,也是学科研究平台,还拥有强大的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能力。”蓝卫忠举例,像上述VPR的成功研发便是充分利用集团综合优势的结果。据悉,VPR目前已成功获得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分类界定。 蓝卫忠表示:“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患者提供更先进、更专业的眼科医疗服务,为促进全民眼健康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