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妮在剧中的扮相 |
《小巷人家》剧照 |
闫妮在生活中是一个多面的人 |
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近期,由闫妮、蒋欣、郭晓东、李光洁主演的年代生活剧《小巷人家》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热播,并频频引发观众热议。 《小巷人家》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同住在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的庄、林两个家庭意外成为邻居,两家人在社会的变迁中经历生活变迁和悲欢喜乐,共同书写着这方烟火小巷的笑泪故事。 剧中,闫妮演绎的黄玲因吃苦耐劳、善于隐忍而被观众心疼。日前,闫妮接受了羊城晚报等媒体采访,畅谈拍摄幕后、教子理念,并回应了自己身上的“微醺”热梗。 柔中带刚,“分寸感”是角色核心 《小巷人家》中,黄玲是一位纺织女工,遭遇了难缠公婆和愚孝老公双面夹击的她善忍让,懂包容,但平静中又有力量感,柔中带刚。 这让闫妮发现黄玲特别难演,“她跟我以往演的角色不一样”。因此,“注重细节”也成为闫妮在表演中让观众感觉“真实”的“秘诀”。闫妮强调:“要多观察生活和生活中的人,多采纳和运用生活的细节——细节最能够体现生活的真实感。” 羊城晚报:在你眼中,黄玲是一个怎样的女性,饰演她的核心重点是什么? 闫妮:一开始看剧本,我觉得黄玲这样的角色,让我身上的好多技能发挥不出来。后面,我才慢慢悟到,黄玲这个人物是很难演的,她看似隐忍柔和,实际上很有分寸感,日常里能退则退,被触碰到底线了,就寸步不让。所以,演黄玲要从细节出发,不着痕迹地把她很有分寸感的内心传递出去。坦白讲,过程中,我有很困惑的时候,我一直在寻找适合黄玲的演戏方法。直到杀青的时候,我好像才真正地找到了黄玲,所以我忍不住哭了,也很舍不得这个角色,这在我以往的演戏经历里是很少有的。诚实地说,通过塑造黄玲,我闫妮的表演是得到了提升和进步的。 羊城晚报:很多观众对黄玲在婚姻里的隐忍很不理解,每天都有许多人在弹幕刷“为何还不离婚?” 闫妮:那个年代大家的婚恋模式比较单一,经人介绍一认识,然后就是结婚生子。既然木已成舟,为了孩子好,只要不涉及底线,黄玲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黄玲是个初中生,而庄超英(郭晓东饰)有文化,知识就是力量,所以在她眼里,丈夫也是有闪光点的。 羊城晚报:能否拿剧中的某一场戏,举例说明细节的重要性? 闫妮:就比如,黄玲的“柔中带刚”在她去婆婆家要钱的那场戏里,通过各种细节体现得特别好。 一开始,黄玲和婆婆好似在谈判,你来我往,婆婆给黄玲递个糖,相当于“糖衣炮弹”,但她不停摆弄着糖,该吐槽的话一句都没落下。从婆婆那里拿回应得的钱后,黄玲要做饭,我特别设计了一个打鸡蛋动作,寓意着“以卵击石也要争”——一般情况下,打鸡蛋对于黄玲这样一个主妇来说是很利索就能完成的事儿。但我这场戏里的设计是慢慢打,“啪”的一声,专门打给一旁的老公庄超英听,那个节奏,每一下都敲到了庄超英的心上。 来自生活,细节最能够体现真实感 在闫妮看来,黄玲面对了很多家庭矛盾和生活困境,但她拥有深爱的子女、与宋莹(蒋欣饰)的神仙友情,和丈夫庄超英不断磨合后,二人也成了“老来伴”。因此,她想要用一种幽默阳光的态度来诠释黄玲,“她有一种静水流深的气质,越平静越深沉越有力量,这是她的魅力。其实,婚姻和家庭对于每个时代的人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困境。黄玲的这种勇气和智慧,既有可借鉴之处,也是能给大家鼓励的。” 羊城晚报:《小巷人家》里有许多喜感的场面,让很多观众在角色身上看到了你本人的影子。为什么会把一些喜剧元素运用到《小巷人家》这部现实感很强的剧里? 闫妮:从《武林外传》开始,我一直就希望能把有喜感的、幽默的东西传达出去。这部戏里,我们也加了很多幽默的地方,比如,当黄玲到宋莹家看到她在哭,我就加了一句台词“你把栋哲放到张书记家,是不是晚上回来也哭了?”宋莹一听,就破涕为笑了,她们俩之间的气氛就不一样了,关系自然而然地进了一步。 其实,黄玲在遇到宋莹之前,是不太爱逗笑的,是宋莹改变了她。 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能让一个人笑的话,那这个人肯定是能让她真正难忘和快乐的。这也从侧面体现了黄玲和宋莹之间的感情。 有几场戏,其实我演得稍微“过”了一点,但是我觉得黄玲这个人需要有一些“过”的地方,要让她跳脱出原本的框架——不是任何时候都要按照节奏走,人生一定有变奏曲。 羊城晚报:得知女儿筱婷(关晓彤饰)要去广州后,庄超英与女儿爆发了激烈的争执。一直很爱女儿的黄玲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支持丈夫,她对女儿的态度在网上引发了比较大的争议。你如何看待黄玲在这件事上的立场? 闫妮:这其实是母女之间的常态,当下不明白、不理解的,可能在到了一定年纪,经历过一些事儿之后,就会突然明白、理解了。不过,理解和不理解都是正常的,毕竟黄玲也是有缺点的,她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羊城晚报:黄玲的教育理念和你本人有何异同之处? 闫妮:我跟黄玲共同之处就在于都会尽可能地支持孩子的选择和梦想,也注重跟孩子平等交流。不像的地方就在于,假如说我女儿要跟谁谈恋爱,我不会跟她说“你让我失望”,我会大力支持她。时代不同决定了人的观念不同,黄玲生活在几十年前,在恋爱观上,肯定会保守些。 羊城晚报:现在,女儿邹元清与你成为了演员同行,她会不会因为母亲的成功而觉得有压力?母女二人怕被放一起比较吗? 闫妮:我们母女总有话聊而且思想上也能相互理解,我觉得跟我女儿是互相分享的关系。她会从年轻人的角度,跟我分享她的很多观点,我也很愿意跟年轻人一起交流。 钟情喜剧,好的表演状态是“不紧张” 从《武林外传》的“佟湘玉”,到《小巷人家》的“黄玲”,这些年闫妮尝试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角色。她表示自己一直都有创作的欲望,“现在这个年龄也是我创作上的好时间。如果有机会,我还希望能去演更多的角色,奉献给我爱的观众”。 羊城晚报:你饰演的“佟掌柜”深入人心,大家很喜欢你出演喜剧。未来有喜剧方面的演出计划吗? 闫妮:我喜欢演喜剧。如果能有好的喜剧作品,我一定想参与。喜剧能给观众带来快乐,也能给我带来快乐。而且我觉得演喜剧会让我的业务能力有更大提高,毕竟,喜剧就是把真实戳穿,没有真正的悲剧或喜剧,好剧都是喜中带悲、悲中带喜的。 羊城晚报:黄玲这个角色很内敛很克制,是不是跟你生活中的状态相差很大?毕竟你各种松弛感十足、不按照常理出牌的短视频在网上流传甚广,状态“微醺”已经是闫妮的标签。 闫妮:哈哈,其实“微醺”并不是我生活中的常态,生活中我也是一个多面的人。演戏时,尤其不能光靠松弛感,我觉得好的表演状态是“不紧张”,这样你才能把情绪、台词、动作等有机结合,而不能松弛到没有力量了。黄玲也是一样,“该醺就醺,该醒就醒”,这点上跟我还是很像的。 羊城晚报:“黄玲”这个角色,有对你本人产生一些影响吗? 闫妮:有影响!我觉得黄玲这个人很有控制力,我觉得我好像不是一个很有控制力的人。可是我很难改,要改性格太难了,我只能要求自己向她学习,但也只能很短暂地保持状态,毕竟秉性难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