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提额、延期、降利率

消费贷利率“卷”进2.0时代

来源:羊城晚报     2025年03月27日        版次:A10    栏目:新消费激活新动能    作者:戴曼曼

      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 新华社发

  

  羊城晚报记者 戴曼曼

  

  “新客户首次借款年化利率最低为2.68%。”在广州市天河区一家创意产业园上班的白领们最近都收到了来自微信朋友圈的精准广告投放,这是一家外省银行推荐的自家贷款,包含的关键词包括——0抵押0担保,最快10秒线上审批。

  政策利好叠加商业银行自身业务调整需要。近年来,个人居民消费类贷款利率屡创新低。日前,包括国有大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已经将消费类贷款“卷”入了2.0时代,银行间消费贷竞争逐渐白热化。

  

  政策 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3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了八部分30项举措。文件提到,要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有序开展续贷工作。

  3月21日,媒体披露了国家金融总局《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的具体内容,其中明确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实施差异化授信。对信用良好且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金额上限从过去的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的贷款金额从上限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此外,如有长期消费需求,贷款期限也可从过去的5年延长至7年。

  “近年来,我国消费环境、商品价格、居民收入等都发生了变化,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上限、延长贷款期限并适当简化对资金用途、流向管控的要求,确有必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应进一步优化对消费贷款的管理要求,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客户资质、需求和风控能力,与客户协商自主确定贷款额度、利率、期限。

  

  银行 消费贷竞争白热化

  

  消费金融新政发布后,到底市场上有哪些变化?从目前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多家银行在宣传消费类贷款产品时,着重对于贷款额度、贷款期限等作出了调整。比如,中国银行“中银e贷”最高额度提至30万元,“随心智贷”最高额度提至50万元,贷款期限延至5年、年化利率2.8%起。建设银行“建易贷”年化利率低至2.6%起,期限最长至5年,最高可贷款50万元。

  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各家银行都在“卷”消费贷利率,但是此前一直呈现阶段性,比如利用节假日促销等方式,但从此轮的调整来看,消费贷利率进入2.0时代已经形成了常态化;从银行类型来看,不仅是此前的中小银行主动调降,国有大行也积极参与进来。

  “当前,受存款利率降低等因素影响,银行资金成本有所下降,降低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具有一定基础。同时,部分银行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希望通过较低利率吸引更多客户,这是一种薄利多销的促销行为。”董希淼认为,消费贷款利率降低,有助于降低金融消费者利息支出,提高消费者申请消费贷款的意愿,从而有助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建议 个人借款应合理适度

  

  低至2.6%的超低利率是否适用于每个人?事实上,未必。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多数银行通常针对优质客户群体,对客户职业等作出了相应范围,另外有一些银行则采取了邀约的形式,对特定客户发放利率优惠券。

  “比起货比三家看哪家的利率最低,我还很关心我已经借款的存量消费贷能否跟着调整。”在某社交平台上,小潘分享了自己半年前的一笔借款情况,借了19万元左右的贷款半年内需要还利息7000多元,算下来利率已经超过了7%。

  羊城晚报记者从各家银行目前的政策了解到,暂时没有银行明确表示可以对存量的消费贷进行同步调降。

  采访中,也有业内人士明确表示,个人消费贷款也并非越低越好,过低的消费贷款可能让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不顾个人实际盲目申请,从而加重个人债务负担。

  此外,也有部分业内人士担心,消费贷款已经与房贷等产生倒挂,这将有可能被套用、挪用,从而导致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理财市场等。

  “对消费者而言,申请消费贷款要到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切不可因为利率较低就随意申请,申请消费贷款要基于个人和家庭的消费需求,应量力而行、合理适度,将个人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董希淼建议。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