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深圳医院迎来“支援计划”首批59位复诊患者 深港首次实现病历互通 2020年11月19日 王俊、港深医

“支援计划”让香港患者在内地能享受同质化服务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俊、通讯员港深医摄影报道:“疫情之下,深港两地来往不便,‘支援计划’让香港患者在内地能享受同质化服务,是一件利民的好事。”

  18日,记者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获悉,自11月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布“香港医管局在粤患者复诊治疗服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支援计划”(以下简称支援计划)以来,该院10日开启在线提交预申请端口,截至17日16时30分已收到预申请3468份,启动预约首周,有59位患者成功预约,其中首日(18日)预约患者20人,当天8时,55岁的香港在粤居民梁先生(化名)如约看诊,成为支援计划启动以来首位看诊患者。

  

  香港患者在内地可享同质化服务

  

  梁先生介绍,10日9时,支援计划预申请渠道正式开启,他第一时间通过小程序“港大医院广东支援计划”在线提交资料,15日顺利预约到18日看诊。“原计划11月需要回港复诊,现在能在港大深圳医院看诊,比回去香港方便太多。”梁先生表示。

  港大深圳医院医疗服务副院长李咏梅教授介绍,该院后台接收的3468份预申请经初步筛查,已上传2897份资料至香港医管局。香港医管局已审核回复1524份,其中328份申请已通过资格审核,59位患者已成功预约。首周预约的科室主要为心内科、内分泌内科、消化内科、综合及慢病门诊等,其中综合及慢病门诊最受欢迎。

  “疫情防控之下,深港两地来往不便,医疗上也是如此。‘支援计划’使得香港患者在内地也能享受同质化服务,是一件利民的好事。”李咏梅表示,基于支援计划合作框架,在目前的检疫防疫措施下,香港医管局复诊患者将在深港医疗融合新政策下享受到就医便利。

  

  深港两地首次实现了病历互通

  

  “支援计划是大湾区医疗融合的里程碑之一,是香港病历首次跨越了地域的限制,深港两地首次实现了病历互通。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成为深港医疗融合样板项目,也能为后续大湾区医疗融合提供更好的参考。”港大深圳医院卢宠茂教授说。

  针对部分患者“审核失败”,港大深圳医院提醒,拟交预申请的患者申请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身份证件上的中英文名字、空格等填写,上传图片必须清晰,授权签名可手写后拍照上传。“所有证件必须清晰,填写资料必须准确,以提升审核通过率。”港大深圳医院助理院长樊敬文表示。

  据介绍,根据下一步部署,支援计划第二批预约患者将于近期收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