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万山海岛教书人:

用知识和力量撑起海岛小学

来源:羊城区域     2019年09月10日        版次:ZXA13    作者:郑达

     马强业和潘发兰跟学生一起玩游戏

     莫国清在工作中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郑达

  早上8时不到,珠海万山小学的老师们开始陆续走进学校。小学位于半山腰,到达学校需要爬一段又陡又长的坡,即使对于年轻人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校长莫国清今年45岁,每天到达学校的第一件事便是巡查校园安全,然后跟值班老师一起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回校。

  万山岛虽与万山群岛同名,但它仅仅是一个面积约8.1平方公里的小岛,万山小学便是这座岛上唯一的一所小学。如今,15名老师和43名学生便是这所学校的主人。“我来岛上已经24年了,但是在学校里,除了去年刚来的马老师,我是最年轻的。”莫国清说,教过的学生一轮又一轮,老师们却像海边亘古不变的礁石一样,战胜孤独和艰苦,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支撑起了这所海岛小学。

  莫国清:

  希望新鲜血液补充

  199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莫国清被“特区”的名头吸引,随即就被分配到了万山小学,当时的万山小学只有13名老师和100多名学生。“那个年代大学生还挺稀罕的,我又是学生干部,自然心高气傲。”莫国清说,“之前对海岛不了解,来到岛上一看,马上就后悔了,甚至想马上丢了这个‘铁饭碗’走人。”但是母亲告诉他应该静下来心来工作,于是他一留就是20多年。

  面对家庭父母,莫国清感到愧疚。妻子跟着莫国清来到海岛,在万山小学做代课老师,最后连在肇庆的干部身份也失去了。来岛第三年,莫国清的母亲不幸离世,但他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我收到消息马上想赶回去,但是当天打台风,一艘船都没有,等我回去的时候,母亲已经下葬了。”莫国清的眼圈很红,眼里满是遗憾,“可是这样的事情还在重演,就在去年,我们学校的一名老师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没有见到家人的最后一面。”

  “我对这里太熟悉了。”莫国清说,“现在岛上人越来越少,我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些学生了。”现如今,岛上教育的软硬件水平不断提升,万山小学还得到了市区的香山小学帮扶——现场教学、网络授课等教育资源已经开始实现共享,“学生们的基础不同,做到完全同步很难。”莫国清说。

  没有新人加入,学校就只有靠老一辈的教师支撑,人才的断层导致很多老教师不得不在海岛上工作多年。岛上的年轻人都在想着怎么出去,很少有人愿意留下来,而辛辛苦苦招聘来的老师看到岛上的艰苦情况,大都表示不适应,就再也不肯来了。“同等条件下,新人肯定会选择留在市区。”莫国清很无奈。人员流通了,海岛学校的血脉才会畅通,莫国清介绍,现在万山区推动海岛学校交由香洲区管理,老师则由香洲区进行统筹,到香洲区的学校进行轮换,工作几年之后再回到海岛上,“目前这些举措为海岛上的老师们开辟了一些新的渠道,让海岛学校补充新鲜血液。”莫国清说:“现在万山岛建设得很好,机构也会增加,学生肯定会多起来!”

  潘发兰:

  坚守26年无怨言

  潘发兰是万山小学为数不多的女老师。1993年刚来到来到万山小学那会儿还是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此后就一直坚守在这里。让潘发兰记忆深刻就是岛上的艰苦条件:学校没有厕所,想上厕所必须下山;教室全是石头房,没有风扇;地上坑坑洼洼,连黑板都是水泥做的。另外,淡水要用管子从山上引下来,电则是“限量供应”,这些都尚可接受,但最难熬的便是孤独:写了信半个月寄不回去,每周只有一两趟回市区的船,还是人畜在一起,单程就需要3-4小时。“当时特别不习惯,每次坐船都会吐,吐着吐着就开始习惯了。”潘发兰笑着说,“还有船票也很贵,我那时候工资只有几百元,单程的船票都要80多元。”

  潘发兰出生在教育世家,父亲因病昏倒在讲台上,作为家中的老大,她自然当家做主,承担起养家的义务。“当时我也是个半大孩子,家里情况难的我天天掉眼泪。”潘发兰说,是孩子们让她留了下来,“看到了孩子就特别开心,一上课就把这些事儿给忘了。”事实也是如此,前些年,潘发兰班上有一名智力较低的多动症学生,上课喜欢爬窗户、随口爆粗甚至还跳过一次海。潘发兰就时时刻刻盯着,用实际行动去感化那位学生。“我知道他喜欢吃零食,就告诉他只要听话,下课就给奖励一根棒棒糖。”潘发兰说,从此以后,只要她回市区,总会给这名学生带上一大袋零食,“后来他渐渐开始听话,在学校和政府的帮助下去了市里治疗,他的家人至今还很感谢我。”

  而另一位姓邱的学生虽然成绩很好但是十分调皮,他的父亲脾气暴躁,经常打骂他。有次因为跟父亲发生矛盾,离家出走了。潘发兰与全校老师一起,最终在山里面找到了孩子。经过慢慢开导,再加上做家长的思想工作,邱同学性格改变了很多,家长也认可老师的做法,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现在他只要回岛就会来学校看我。其实不仅是他,很多学生回岛的第一站就是我们学校。”潘发兰说得很骄傲,“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有考上重本的,甚至还有一个博士。”

  马强业:

  视小岛为第二故乡

  马强业今年31岁,对于海岛来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新人,对于学校而言,硕士研究生的名号是整个学校有史以来的最高学历。去年9月1日,他正式来到万山小学报道,结束了万山小学23年没有“新鲜血液”补充的尴尬。马强业是甘肃人,从小没见过海,于是抱着对大海的美好幻想来到万山小学。

  新人自有新气象,马强业的到来自然打破了万山小学的平静。作为一名音乐系的高材生,他的出现给孩子们带了诸多乐趣。岛上娱乐少,到了放学时间,马强业的歌声和琴声总会吸引不少学生。“我现在给学生教授的课外课程都是免费的,不少学生跟着我练习。”马强业说。学校里的老师个个都是“全才”,语数外样样精通,马强业也不能例外。“我先向别的老师请教,一边学习一边给孩子们做老师。”马强业笑着说,“这对我也有好处,让我的接触面变广,知识更丰富。”通过努力,作为学校“老幺”的马强业荣获2019年度珠海市优秀教师称号。

  一年时间过去,马强业已经完全适应了岛上的生活,万山岛变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甚至可以用不太流利的广东话和岛上的居民进行简单的交流。“来之前根本没想那么多,就想着海岛的风景一定很美。”马强业笑着说,“结果上岛第一天,感觉是相当糟糕,甚至想到辞职。”去年香洲区统一考试,马强业的妻子也考中了,不过她被分配到了桂山小学。条件差就可以将就,牛郎织女的生活着实让马强业头疼,愁坏了的马强业跟妻子一番交流,决定“既来之,则安之”,从此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如果没有台风的话,我们现在每周见一次”。

  制图:李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