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格·塞门扎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 |
羊城晚报: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您获得诺奖背后的故事? 塞门扎:我的研究所里有4个中国研究生,其中,有两位中国学生参与这项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主要负责负责提炼DNA,以及找出DNA与基因排序之间的关联关系。他们也发表过很多论文,学术研究非常出色。 羊城晚报:您对有志于科研的中国学生有什么建议? 塞门扎:中国学生学术功底非常扎实,而且聪明、勤奋。对于学生来说,我认为,创造性对于科研是十分重要的,运用自由的思想,尽可能地发挥和创新。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去理解一项科学事实是如何产生的,是谁发现的以及它未来的运用,而不仅仅是学习和记忆。他们应该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并且参与到与自身专业领域相关的实验室中,体验科研工作是如何开展的。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抓住机遇。 羊城晚报:您的研究为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从研究到临床应用还需要多久? 塞门扎:我们的研究领域是非常广阔的,包括研究细胞是如何接收氧气的,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氧气对于一些常见疾病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心脏病、癌症等。世界上非常多的研究所都会根据我们的科研发现做出应用的尝试,已经有一款药物正在进行肾癌治疗的测试。还有一些药物是用于治疗贫血的,其中有一款药物有望投入生产,应用到临床。接下来我们会先进行动物实验,应用到病人身上应该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羊城晚报:获得诺奖之后,您还有什么打算? 塞门扎:获得诺奖不是我毕生的追求,研究出一款彻底治疗癌症的药物才是。 生物医药的研究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而且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我认为这是非常值得投资的研究领域。目前,我们和华工的教授致力于癌细胞中氧气含量的研究,现在治疗癌症的药物大多关注获得大量氧气的细胞,而很少研究缺氧细胞的行为,而这将是我们今后重点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