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兴馆内的人物蜡像 |
今年1月30日,历经一年半修缮的惠州古代科举制度陈列馆(宾兴馆)正式开馆。这座近200年历史的建筑曾助百余位惠州子弟登科及第,民国之后几近荒废,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沦为环卫工人宿舍。 如今,惠州市投入近亿元将其修旧如旧,宾兴馆重获新生,填补了省内空白,成为“全国稀有、广东仅有,目前中国乡土建筑中最能反映古代科举制度的古建筑之一”。 重生后成了网红打卡点 宾兴馆位于九街十八巷范畴、金带南街三巷10号。它始建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是过去接待本地生员参加乡试、会试的会馆。 记者走访发现,宾兴馆位于惠州西湖丽日百货旁边,地理位置优越。如今这里游人如织,众多游客们在饱览西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后,就会来到这座独特的历史建筑前拍照打卡。有的游客和秀才、举人塑像一起向知府作揖,有的坐上“宴席”和雕像一起“大快朵颐”。这里已成为西湖文化游不可或缺的一个人文景点。 修旧如旧的宾兴馆,采用原有的三堂四横屋的庭院式布局,错落有致,占地面积约1198平方米,共两层,总建筑面积约2150平方米。 如今,馆内共有宾兴馆与惠州科举、中国科举文化源流两个展区,陈列着各类跟科举有关的文物实物约50件,文物复制品约130件,复制石碑、牌匾约15块,共计展出各类实物约180件(套)左右。 为增强观众的体验感,馆内还特设了诸多人物塑像,再现科举文化场景,带游客一窥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源流。 惠州父老集资兴建而成 什么叫“宾兴”?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所长吴定球介绍,清代把地方成立基金组织对科考士子给予资助的活动称为宾兴,组织实施这种助学助考活动的单位及其所提供的场馆就叫宾兴馆。 惠州宾兴馆由惠州父老集资建成,平时租赁生息。“每逢乡试,该馆便从租金中提出两百元均分给府、县两学参加乡试的生员以及参加会试的举人作为路费。” 据介绍,当时的生员大约人均可得10元路费,举人人均可得50元。在宾兴馆建成之前的200年间,惠州地区才考取进士9人,举人145人;该馆建成后仅80年间,高中进士者达6人,举人78人。显然,宾兴馆对振兴地方文教、培育人才有积极贡献。 据惠州当地老人回忆,直至清末宾兴馆仍然作用很大,许多农村贫苦学生都从中受益。 古建筑曾沦为工人宿舍 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止后,各地的宾兴馆就慢慢废置、破败,惠州宾兴馆也不例外。 抗日战争时,日军入侵惠州,宾兴馆遭到日军飞机轰炸。1949年后,该馆收归国有,后被用作环卫所。惠州市博物馆相关人员调查显示,该馆交付环卫部门使用后成了20多户环卫工人居住的大杂院,最多时容纳近80人。 为改善生活条件,工人们对宾兴馆主体建筑的内部结构进行人为分割、拆改、修补。这客观上延续了这座190多年老建筑的生命,但也破坏了不少历史信息。 所幸,它的主体格局尚存,硬山顶屋面颇为精致讲究,屋脊灰塑庄重古朴,正门驼墩和斗拱的雕刻十分精美。特别是正屋中座左侧的墙壁上镶的《宾兴馆碑记》和《宾兴馆条约》两方石碑,字迹清晰可辨,为后人解读宾兴馆的由来和用途及其管理制度、营运模式提供了难得、可靠的文字资料。 “广东省范围内大体保存完好而尚能窥见原貌的,大约就只有这一座惠州宾兴馆,它是目前中国乡土建筑中最能反映古代科举制度的古建筑之一。” 中国建筑学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表示:“这真实反映了清代的科举制度,在全国非常少见,投入专项资金修缮加固势在必行。” 已建成科举制度陈列馆 2015年,惠州宾兴馆被广东省政府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方专家学者论证后,惠州市各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确定由政府出资约0.93亿元,全面加固和恢复宾兴馆,并辟为古代科举制度陈列馆。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称,在惠州宾兴馆修复前,省内已有学宫、考棚等以科举为主题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保存较好、上一定档次的宾兴馆还没发现。惠州宾兴馆作为现存清代的民办助学机构,填补了省内空白。 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惠州民俗学者林慧文也认为,惠州宾兴馆是“全国稀有、广东仅有的科举相关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其开放包容、变革尚新、开拓进取、崇文厚德等独特的地方精神内涵,对于新时代惠州的发展仍具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