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脱贫攻坚战,江门在行动

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推动多种扶贫模式、落实各项扶贫项目,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羊城区域     2020年04月01日        版次:ZXA14    作者:陈卓栋、江讯、周颖森、谭耀广

     贫困户明叔在鹤山市古劳镇茶山生态园内采茶

     扶贫对象在扶贫工作坊内接受上岗培训

     江门通过包车等方式接崇左市对口扶贫地区工人返岗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江讯 周颖森 谭耀广

  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位贫困群众。记者3月31日从江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了解到,江门在坚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脱贫攻坚不停歇,目前全市涉扶贫企业项目大部分复工复产。今年,在此前脱贫攻坚和对口支援协作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江门将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推动多种扶贫模式、落实各项扶贫项目,确保江门市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企业创新模式参与产业扶贫

  “明前茶,贵如金”,清明节将至,正是春茶采摘的季节。3月26日一大早,江门鹤山市古劳镇茶山红星村的贫困户明叔就到茶山生态园里摘茶。明叔说,他到生态园里打工快4年了,每年都能够增加超过5000元的收入,“除了工资,每来一天都有50元的补贴”。

  古劳茶山生态园负责人介绍,结合当地精准扶贫的需求,古劳镇镇政府、生态园以及鹤山当地热心企业,共同打造出“百企扶百村”——“公司+茶园+扶贫户”精准扶贫项目。据了解,在该模式下,企业以3年为一期,按每亩茶树每年20000元,3年合共提供资金60000元给生态园;企业承包的每亩茶树均聘请一户帮扶对象,让其从事施肥、剪枝、采摘等工作;每亩茶树有茶产出后,古劳生态园连续3年每年以等价20000元的茶叶抵顶给企业;剩余茶叶进入市场销售,销售收入中划出5600元作为帮扶对象的工作报酬;此外帮扶对象每次到生态园务工,还可以收到50元补贴。茶山村委会书记吴健文算了一笔账:帮扶对象每个月只需到生态园工作两三天,一年下来大约有30天左右,报酬连补贴在内,一年可以增加收入7000多元,“企业出资扶贫,获得了帮扶对象种的茶叶作为奖励;生态园有了资金种茶,还有了茶叶销售收入;贫困户进入了茶产业获得一技之长,还有了固定的报酬;这个项目的模式可谓一举三得。”

  据悉,在鹤山市工商联(总商会)的大力发动下,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鹤山市雅瑶隔朗五金实业有限公司、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雅图高新、国机南联等21家企业及党支部出资126万元认领21亩茶树,支持21户古劳镇的精准扶贫对象投身种茶行业,帮助扶贫对象逐渐实现经济增收,改善生活。

  记者了解到,在近日广东省文明委公布的广东省学雷锋支援服务先进典型项目名单中,该项目成为了江门入选的7个典型项目之一。江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指出,江门将积极支持相关项目,推动参与产业扶持贫困户与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市场销售主体、农业企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人员与扶贫产业结对全覆盖;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有劳动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实现稳定就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现代农业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体、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参与扶贫改革;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老区、协作地区和贫困户的帮扶力度,继续深化“百企扶百村”等行动,推进动员社会团体积极参与脱贫攻坚。

  扶贫工作坊实现当地就业

  “我每天都来上班,一天可以赚80元。开心最重要。”自2018年11月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威东村的扶贫工作坊开张以来,扶贫户林亚妹始终坚持工作,因为这对于有智力障碍的她来说,是宝贵的就业机会。据悉,这座面积约800平方米的扶贫工作坊,主要以LED灯饰手工业加工为主,由灯饰企业提供货源并实施管理,实施车间内生产和外发加工两种灵活就业方式,最大优势就是帮助扶贫对象实现家门口就业,这里吸纳了扶贫户劳动力,是村内众多扶贫户的“就业之家”,激发了扶贫户内生动力,帮助扶贫户实现就业增收脱贫。

  据介绍,江海区礼乐街道根据贫困户当中残疾人较多、缺乏劳动技能、工作时间不稳定等因素,结合江海区毗邻中山灯饰产业的发展优势,与中山格丽特照明有限公司、礼乐威东村开展合作,着力打造礼乐威东村LED灯饰扶贫工作坊,为贫困户提供灵活的家门口就业岗位。扶贫工作坊采用灵活上班时间,经过扶贫办的积极发动、宣传和推荐,吸引了大批40岁至70岁礼乐本地需要照顾家庭、年老、残疾等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低保户前来工作,为困难群众增加了收入,贫困户收入大大提高,参与生产的人员最高每月增收近2000元。威东村委会利用工作坊出租每年增收6万元。

  在江门,类似的扶贫工作坊还有很多。江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扶贫车间、扶贫基地和扶贫工作坊建设,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勤劳守法致富,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更多扶贫公益岗位。持续实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大培训工程,加大“粤菜师傅”“家政扶贫”“社工扶贫”等已行之有效的帮扶方式,加强扶贫扶志扶智,加强家庭服务、农村电商、转移就业等技能提升培训,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及流程,分类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对口协作推动“携手奔小康”

  日前,在江门市蓬江区援建的广西天等县驮堪乡道念村立屯扶贫车间里,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在忙碌着制作电子配件。这些工人均来自附近村屯。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曾让这些劳动力无法出门务工。“我们要抓紧动起来,给扶贫产业复工复产‘加把火’。”在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的基础上,蓬江区副区长,天等县委常委、副县长(挂任)李达成马上召集扶贫干部和相关部门,落实部署强化协作,加快推动天等县扶贫产业复工复产。在一系列防疫复产措施的支持下,天等县的扶贫产业“动”起来,包括扶贫车间在内的各项扶贫项目逐渐复产复工。“预计到月底,我们的扶贫项目100%复工。”李达成表示,“今年,我们还谋划了20个重点扶贫项目,18个项目已启动实施。”

  天等县是外出务工大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13万人,此前受疫情影响,天等县长途汽车班线停运,大批外出务工人员无法及时返岗,对群众的收入造成影响。同时,蓬江区大批企业,也因为此次疫情影响,节后复产员工不足,无法正常开工运转。对此,蓬江区驻天等县帮扶工作组和相关部门密切对接两地人社、残联和重点企业,梳理在粤务工人员名单,通过专场招聘、就业政策保障、“点对点”专车接送等多种方式,转移18500名天等籍贫困劳动力赴粤返岗,助力广东复工复产。

  据记者了解,目前江门市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和鹤山市对口帮扶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天等县、宁明县、龙舟县等地区的扶贫协作。江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提出,今年要坚决打赢“一场战役、两个战场”攻坚战,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结对西部脱贫攻坚,压实三区一市对口帮扶广西崇左市四个县的扶贫协作,推动江门——崇左“携手奔小康”行动,落实对口扶贫协议,提升各类帮扶项目扶贫益贫;推进结对天等县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在资金筹措、产业合作、人才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确保天等县各项指标达到既定标准并如期“摘帽”;继续巩固提升已脱贫的龙州县、宁明县、大新县的脱贫成果,助力崇左市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