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惠州手信急需发展平台

来源:羊城区域     2020年05月15日        版次:ZHA14    栏目:惠州文脉·创想    作者:陈骁鹏、林海生、李海婵、周婷婷

  文脉观察

  “我们现在做的是鸡仔饼。鸡仔饼是客家地区特色传统饼类名小吃,它吃起来甘香酥脆……” 5月8日,惠州市博罗县观音阁德源楼内,惠州市非遗传承人李超宏、李晓聪架起手机,开始了网络直播卖货。

  这是由惠州市文化馆、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探寻非遗之美”系列活动之一,该系列活动启用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模式,探索非遗活态传承。

  数据显示,当天直播间的点击量达3.8万。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不少网友热情下单。传承人上午做饼,下午发快递,忙碌了好几天。看似简简单单的直播,其内里有着大学问,怎么样把文化生动地传播出去,怎样把产品卖出去,需要做更多的思考。大众在购买食品时会选择有QC认证的产品,但受条件限制,目前惠州的非遗产品基本上未有申请。

  惠州要推广手信产业,用手信讲惠州故事,袁学欢认为急需解决的就是发展平台问题。她表示,自己从2011年开始,就进行了不少探索。2011年合江楼重建后,惠州曾将一楼打造为惠州特产区,但由于当时临近的水东街正处于建设时期,来往旅客不多,特产区的人流量也不是很理想;她也曾在惠州西湖丰湖书院试点,但因地理标识等原因,未能与西湖形成连片效应,再加上往丰湖书院运货十分不便,最后只能草草作罢。

  “我们需要一个平台,将我们的好东西推广出去。”袁学欢说,目前线上经济发展的势头很好,但这并不代表只做线上就可以,我们要线上与线下兼顾,才能更好地推广惠州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说:“这段时间,惠州也学习其他城市,在惠州汽车站设置手信销售点,但因为费用等问题,目前在汽车站展销的非遗产品只有博罗凉果。如若政府部门能够在平台搭建、店面租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搭台给非遗传承人唱戏,最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