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盐田保税区推出超50万平方米土地资源,未来将打造临港产业体系

企业怎么拿地?靠项目“说话”

来源:羊城区域     2020年05月29日        版次:ZA17    栏目:湾区新观察    作者:林园

     盐田保税区拿出52万多平方米地块打造临港产业体系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园

  28日,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盐田保税区)招商推介会举行。此次推介会重点推出盐田综合保税区一期合计6.69万平方米的三块产业用地,以及二期围网内46万平方米可利用土地空间资源。背靠着世界级大港、未来的大湾区航运枢纽盐田港,该地块未来将打造临港产业体系。企业可通过重点产业项目遴选的方式获得地块。

  与盐田港实施“区港联动”

  深圳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深圳外贸进出口2493.9亿元,同比增长9.6%,较一季度单月实现由降转增。对外贸易、仓储物流、国际采购等,是保税区的重要功能。

  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周明武在盐田保税区推介会上致辞表示,盐田区是深圳市参与国际竞争和发展外向经济的重要平台,是连接连通全球的重要通道,更是打造全球供应链中心的重要载体,“盐田综合保税区与世界级大港盐田港相互配合、协同发展,有效地发挥出区港联动功能,大力加强了通关便利化建设,同时在发挥进出口贸易功能,探索搭建商品国际贸易平台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盐田保税区与盐田港之间以一条专用“绿色通道”实施区港联动,全天24小时通行。目前,盐田港正积极打造大湾区国际航运枢纽。就在26日,五艘400米长巨轮同时挂靠盐田港。超大型船舶对于挂靠港的水深条件和装卸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在华南乃至全国尚属首例,在全球也罕见。盐田国际港作为华南地区天然深水良港,拥有20个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航道水深达17.6米,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舶可全天候进出港区。

  企业通过产业项目遴选获得土地

  盐田区副区长罗毅介绍,盐田综合保税区一期自2016年封关运作以来,已成为盐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初,二期顺利通过验收,更是为园区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目前,盐田区成了港口物流、黄金珠宝、滨海旅游、生物健康和人工智能“3+2”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记者在推介会上获悉,此次推出的土地资源总计约52万多平方米,超过了深圳另一个知名保税区、福田保税区1/3的面积。地块位于盐田河临港产业带中,该产业带是深圳第17个重点发展区域,将打造成为“现代物流业”、“创新型产业”以及“配套服务业”为主的临港产业体系,那这批土地资源企业怎么获得,记者从推介会上获悉,企业可通过重点产业项目遴选的方式获得地块,也就是得靠项目“说话”。

  下一步,深圳将重点在发挥区港联动功能、打造重点商品国际交易平台、建立创新园区港区管理机制体制、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等四个方面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工作。此外,梅沙海关出台了《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行动方案》,通过按需定策,提供匹配和适应综合保税区发展需求的监管制度和服务模式。

  相关新闻

  盐田扶持重点产业发展相关办法出台

  船公司新增外贸航线 符合条件可奖500万元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园报道:近日,盐田区公布了《盐田区促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以下简称《扶持办法》)。重点扶持的产业包括了航运物流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商贸业。记者梳理发现,《扶持办法》对于航运物流服务业的相关扶持细则最多,共有11条。

  据了解,此前,盐田区的产业扶持政策较为复杂,针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扶持文件。而今,《扶持办法》整合了多个产业,对扶持政策结构进行了优化。《扶持办法》中提到,鼓励船公司开辟外贸新航线。对注册在盐田区、且在盐田港区挂靠的船公司,上一年度每新增一条外贸航线且年度吞吐量超过一万标准箱,政府给予500万元扶持。满足上述航线要求的,即便注册地不在盐田区,且分支机构或主要办公场所不在盐田区的,也可获150万元扶持。

  与此同时,盐田区支持航运配套服务企业发展。对上一年度在盐田区设立或迁入的,实际开展船舶检验、船舶管理、船舶交易、货船运输、船舶燃料供应、海洋工程、船舶代理、海事法律、海员培训和外派等业务一年以上且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或机构,政府给予一次性50万元扶持,自首次申请年度起连续三年按照其区级财力贡献的30%给予扶持。

  在跨境电商发展方面,《扶持办法》中提到,对在盐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平台企业,上一年度跨境电商进出口额首次超过一亿美元或自营商品销售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扶持。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配套业务。对在盐田综合保税区内开展跨境电商配套业务的企业给予连续三年仓储补贴。三年补贴金额分别为20元/平方米·月、15元/平方米·月、10元/平方米·月。补贴金额不超过实际租金金额,且单个企业每年扶持金额不超过100万元。